[实用新型]一种高铁沿线风能利用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6059.4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1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曹鹏飞;刘晓倩;闫行;黄彬;李潇楠;李冠泰;李顺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沿线 风能 利用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尤其是一种高铁沿线风能利用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是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量巨大,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风是没有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大有可为。在高铁沿线会有大量的火车通过,火车高速运行时,会与周围空气剧烈摩擦,产生风能。而这部分能量现在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能量的大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高铁沿线风能利用发电装置,它解决了高铁沿线风能大量浪费的弊端,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铁沿线风能利用发电装置,包括前支架、转轴、风轮、后支架、大齿轮、联轴器、发电机、支柱、发电机座、传动轴、小齿轮、壳体,所述的前支架和后支架固连在壳体上,所述的转轴由前支架和后支架共同支撑,所述的风轮安装在转轴上,位于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所述的大齿轮安装在转轴上,并与安装在传动轴上的小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传动轴通过联轴器与发电机连接,发电机通过发电机座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的壳体下端由四根支柱支撑。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利用高铁沿线的风能来发电,无污染、无公害。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铁沿线风能利用发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铁沿线风能利用发电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前支架,2.转轴,3.风轮,4.后支架,5.大齿轮,6.联轴器,7.发电机,8.支柱,9.发电机座,10.传动轴,11.小齿轮,12.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铁沿线风能利用发电装置,包括前支架(1)、转轴(2)、风轮(3)、后支架(4)、大齿轮(5)、联轴器(6)、发电机(7)、支柱(8)、发电机座(9)、传动轴(10)、小齿轮(11)、壳体(12),所述的前支架(1)和后支架(4)固连在壳体(12)上,所述的转轴(2)由前支架(1)和后支架(4)共同支撑,所述的风轮(3)安装在转轴(2)上,位于前支架(1)和后支架(4)之间,所述的大齿轮(5)安装在转轴(2)上,并与安装在传动轴(10)上的小齿轮(11)相互啮合,所述的传动轴(10)通过联轴器(6)与发电机(7)连接,发电机(7)通过发电机座(9)固定在壳体(12)上,所述的壳体(12)下端由四根支柱(8)支撑。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火车与空气摩擦产生的气流吹入壳体(12)中,带动风轮(3)旋转,风轮(3)带动大齿轮(5)转动,经过大齿轮(5)与小齿轮(11)之间的啮合传动,使得小齿轮(11)转动,小齿轮(11)进而带动传动轴(10)旋转,最后通过联轴器(6)将动力传给发电机(7),此时发电机(7)开始发电,通过外接设备将电能输送出去。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60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力发电机齿轮箱装置
- 下一篇:齿轮传动水车轮动力发电的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