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厌氧消化混合反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85905.0 | 申请日: | 2015-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9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清良;李美艳;陈仁灼;徐虎千;王晓;张明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和利华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王震秀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混合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厌氧消化混合反应器,特别涉及一种高含固率污泥的厌氧消化混合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污水处理量的增加,污泥的产量在不断增大,有关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厌氧消化工艺可将污泥进行有效稳定,同时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沼气,有望缓解当前日益紧张的能源供需矛盾。目前,国内外有关污泥厌氧消化产沼气的研究和应用大多围绕在传统的低固体浓度(小于10%)消化工艺展开,而就高固体浓度厌氧消化工艺的研究和应用还鲜见相关报道。然而,与低固体浓度厌氧消化工艺相较而言,进料固体浓度大于10%的高固体浓度厌氧消化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①水耗、热耗较低;②单位容积处理量高;③单位容积产气率较高。由于污泥含固率高,其厌氧消化过程传质、传热不易均一,以及有机酸、氨氮等更易累积,从而可能会导致厌氧微生物菌群活性受到抑制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厌氧消化混合反应器,在结构上进行改进,达到了将物料混合更为均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厌氧消化混合反应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圆筒状结构,壳体的顶部为锥形,底部为倒锥形,在壳体的内部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与壳体同轴设置,并且在所述搅拌器上设有上、下两层第一搅拌叶片,在两层第一搅拌叶片之间的壳体内壁上设有环状结构的凸起,在所述搅拌器的底部设有向上倾斜的第二搅拌叶片。
所述第二搅拌叶片向上倾斜的角度是25-30度。
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的长度。
所述凸起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成倾斜形状。
所述第二搅拌叶片位于壳体的底部的倒锥形结构的区域。
在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沼气出口、溢流口、出料口,所述沼气出口位于顶部,所述出料口位于底部,所述溢流口位于壳体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第二搅拌叶片将物料向上甩出,当物料与凸起接触时会自动向内部收缩,进而通过重力作用下落,重新被第一搅拌叶片进行搅拌、打碎,促进物料的混合。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厌氧消化混合反应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厌氧消化混合反应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呈圆筒状结构,壳体1的顶部为锥形,底部为倒锥形,在壳体1的内部设有搅拌器2,所述搅拌器2与壳体1同轴设置,并且在所述搅拌器2上设有上、下两层第一搅拌叶片3,在两层第一搅拌叶片3之间的壳体内壁上设有环状结构的凸起4,在所述搅拌器2的底部设有向上倾斜的第二搅拌叶片5。
所述第二搅拌叶片5向上倾斜的角度是25-30度。
所述第二搅拌叶片5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的长度。
所述凸起4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成倾斜形状。
所述第二搅拌叶片5位于壳体的底部的倒锥形结构的区域。
在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沼气出口6、溢流口7、出料口8,所述沼气出口位于顶部,所述出料口位于底部,所述溢流口位于壳体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第二搅拌叶片将物料向上甩出,当物料与凸起接触时会自动向内部收缩,进而通过重力作用下落,重新被第一搅拌叶片进行搅拌、打碎,促进物料的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和利华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和利华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5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锡炉
- 下一篇:沼液单向流动促进菌种均匀分布的沼气发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