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解酸化池脉冲布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85396.1 | 申请日: | 2015-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9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飞;沈林海;韩雪刚;王成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精功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钟桦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解 酸化 脉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解酸化池脉冲布水装置。
背景技术
水解酸化工艺可采用外加机械搅拌促使泥水混合的工艺措施,整个池内泥水也能形成良好的混合,但需要增加搅拌设备,出水需要增设沉淀池和厌氧污泥回流系统以维持水解酸化池内的污泥浓度,但这样会大大提高工程造价,工程占地面积也有所增加。
其次,水解酸化工艺也采用多点进水的工艺措施,但这样做往往造成布水均匀性和泥水混合不够,久而久之,难以搅拌起来的厌氧污泥极易在池底部分区域形成污泥沉淀,从进水点到出水口出现水流短路现象,这样,水解酸化池的池容就得不到充分利用,实际水力停留时间大大小于理论水力停留时间,水解酸化工艺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也是目前不少工程水解酸化处理工艺失败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解酸化池脉冲布水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布水效果好、生物污泥流失少、均匀性良好、方便易行、稳定可靠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解酸化池脉冲布水装置,包括水解酸化池,所述的水解酸化池内安装有布水盘管;所述的布水盘管与脉冲布水器相连;所述的布水盘管上安装有布水支管,所述的布水支管上安装有Z字形双螺旋喷头;所述的Z字形双螺旋喷头包括直管段和与直管段的两端分别相连的螺旋形斜管段,所述的Z字形双螺旋喷头的直管段的中间位置与布水支管相连,所述的Z字形双螺旋喷头两端的螺旋形斜管段分别位于直管段的两侧,且两端的螺旋形斜管段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的直管段成斜向下45度角设置;所述的布水支管与Z字形双螺旋喷头之间安装有挡泥罩。
所述的脉冲布水器包括布水器本体,所述的布水器本体上安装有进水管,所述的布水器本体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的进水管与PLC控制器相连;所述的进水管上开设有出水孔。
所述的布水器本体上开设有3个出水口,所述的进水管上开设有与3个出水口位置相对应的3个出水孔;且所述的3个出水孔在进水管的圆形管壁的圆周上呈120度均布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PLC脉冲布水,进水量、进水时间可调;采用双螺旋喷头进水,可在池底形成多个涡旋,使污泥层充分混合,并增大单孔服务面积,在双涡旋喷头的上方设挡泥罩,一方面可在涡旋中心形成以个下降流,另一方面可在静置沉降时减少污泥层压力对喷头影响,使泥罩下方污泥密度大大小于周围的密度,降低喷口堵塞的几率,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布水效果好、生物污泥流失少、均匀性良好、方便易行、稳定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脉冲布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六格水解酸化池的整体布水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水解酸化池的整体布水盘管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水解酸化池脉冲布水装置,包括6格水解酸化池1,所述的每个水解酸化池内均安装有布水盘管2,所述的脉冲布水器3包括布水器本体9,所述的布水器本体9上安装有进水管10,所述的布水器本体9上开设有出水口11,所述的进水管10与PLC控制器12相连;所述的进水管10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的布水器本体9上开设有3个出水口11,所述的进水管10上开设有与3个出水口11位置相对应的3个出水孔;且所述的3个出水孔在进水管10的圆形管壁的圆周上呈120度均布设置。本实施例采用2台脉冲布水器3,所述的每个水解酸化池1内的布水盘管2与脉冲布水器3的1个出水口11相连,刚好3个水解酸化池1采用1台脉冲布水器3。所述的布水盘管2上安装有布水支管4,所述的布水支管4上安装有Z字形双螺旋喷头5;所述的Z字形双螺旋喷头5包括直管段6和与直管段6的两端分别相连的螺旋形斜管段7,所述的Z字形双螺旋喷头5的直管段6的中间位置与布水支管4相连,所述的Z字形双螺旋喷头5两端的螺旋形斜管段7分别位于直管段6的两侧,且两端的螺旋形斜管段7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的直管段6成斜向下45度角设置;所述的布水支管4与Z字形双螺旋喷头5之间安装有挡泥罩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精功机电有限公司,未经绍兴精功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53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