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开闭回卸松刹紧急刹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5265.3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2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魏伯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伯卿 |
主分类号: | F16D49/00 | 分类号: | F16D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08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闭 回卸松刹 紧急 刹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开闭回卸松刹紧急刹车装置,适用于所有的机动车,属于汽车刹车和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们经常听到有许多汽车特别是大型载重汽车,由于刹车不灵发生重大事故,因为一方面现在的汽车刹车大多需要发动机运行的液压力或气压力刹车,另一方面汽车的刹车系统长期运行使用,有可能出现故障或失灵,因此,保证安全最重要的刹车没有备用系统特别是没有紧急刹车系统是不合理的;而几乎所有的汽车的手刹对于真正的刹车是不太起作用的,特别是汽车在高速行驶或在下坡刹车失灵时或发动机突然不工作状态下,手刹起不到任何作用;
国内外研究、生产和发明汽车刹车系统的成果、报导及系统装置为数不少,而且用于汽车的紧急刹车系统也不少,但这些系统装置大多数都比较复杂,且刹车时大多都要借助于需要发动机工作的液压或气压系统,现在还没有发现一种能够不借助于液压或气压力的、保险的、纯机械的、无需发动机动力的人力刹车系统;魏伯卿的发明专利《201110270541.2汽车轴杆劈形挤压紧急刹车包》实现了不借助发动机动力的、纯机械的人力刹车,但刹车后需要液压动力解开刹车系统,本发明对此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人力刹车系统刹车后能手动回卸松刹刹车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利用手拉动力在任何运行或静止状态下、在发动机工作或停止状态下都能实现制动,特别是在紧急状态下不需要汽车发动机动力刹车且刹车后又能手动回卸松刹的自开闭回卸松刹紧急刹车包。
自开闭回卸松刹紧急刹车包,包括安装在刹车包内的一个钳形环套,钳形环套上半部分外侧有一个上夹板、钳形环套下半部分外侧有一个下夹板;其特征在于:
1、钳形环套为一个钳形环状,钳形环套从左至右依次由锥尖尾轴、钳形环套后双臂、上劈形刹车片、下劈形刹车片、钳形环套上前臂、钳形环套下前臂、钳形环套上前拉臂、钳形环套下前拉臂、前拉臂交合头连接组成,钳形环套包套在刹车包内区段的汽车轴杆上,这区段的汽车轴杆外环包一个汽车轴杆刹车轮,钳形环套的锥尖尾轴穿套在与刹车包固定相连的支架上的锥形孔内,当钳形环套的锥尖尾轴向右移动S距离时,10mm≤S,锥形的锥尖尾轴可以在锥形孔内做上下摆动,锥尖尾轴的左端尖头上安装有一个锥尖尾轴弹簧,锥尖尾轴弹簧的左端固定安装在与刹车包固定相连的支架锥尖尾轴弹簧固定柱上,锥尖尾轴弹簧的作用是在钳形环套向右移动刹车后,松开刹车线并解开上下夹板夹持时,将钳形环套向左拉回到锥尖尾轴完全贴套在锥形孔内的位置,钳形环套右端的钳形环套下前拉臂和钳形环套上前拉臂穿套在刹车包右端面的梯形孔内,梯形孔的孔右端口即小口内径大小与钳形环套下前拉臂和钳形环套上前拉臂外径大小相匹配,梯形孔的孔左端口即大口内径上下值比钳形环套下前拉臂和钳形环套上前拉臂外径上下值大30%~50%,使钳形环套向右移动并被汽车轴杆旋转挤压后,钳形环套的上劈形刹车片和下劈形刹车片可以绕梯形孔的孔右端口做上下摆动,钳形环套右端的前拉臂交合头连接钳形环套拉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伯卿,未经魏伯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52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好的刹车片
- 下一篇:一种加固型机械传动连接锥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