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定量检测ST2和NT-proBNP的试纸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4860.5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5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平;刘红剑;吴伟云;夏宣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莱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定量 检测 st2 nt probnp 试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医学诊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定量检测ST2和NT-proBNP的试纸。
背景技术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基因是1989年由Tominaga等首先在BALB/c-3T3细胞系中得到的,是I L-1(白细胞介素1)受体家族成员之一,该基因表达两种蛋白产物:一种带有跨膜结构,称为跨模型ST2(ST2L),一种可以分泌到细胞外,称为分泌型ST2(sST2)。研究发现ST2可由心脏成纤维细胞和心肌细胞表达,是生物机械应力诱导产生的一种心肌蛋白。ST2基因表达于肥大细胞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2(Th2)巨噬细胞和心肌细胞。人的ST2基因约40kb,位于人类染色体2q12,可编码一种可溶性蛋白(sST2)和一种跨膜形式蛋白(ST2L),两者的转录分别受到不同的启动子调控。
研究表明sST2是IL-33的诱骗受体,它可以与IL-33结合,从而阻断IL-33与ST2L结合,继而削弱IL-33/ST2L信号通路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在心肌受到过度牵拉造成损伤的过程中,大量sST2生成使心肌缺乏足够的IL-33的保护,从而加速心肌重构和心室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死亡风险增高。IL-33是IL-1家族成员,可以与靶细胞上的膜受体结合后介导下游信号通路,或者被运输到靶细胞的细胞核作为DNA结合因子行使功能。研究表明,机械应力可刺激心脏成纤维细胞产生IL-33,与其受体复合物(由ST2L和IL-1RAcP组成)结合后,将活化信号传递至细胞内,经过下游的IL-1相关蛋白激酶髓样分化因子88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等一系列信号分子,激活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从而调节基因转录,导致Th2细胞效应分子IL-5IL-4和IL-13等的释放。当心脏成纤维细胞和心肌细胞受到过大的压力负荷时,这些效应分子可以使心脏作出适应性反应,防止过度牵拉导致的心肌肥大和心肌纤维化发生。与此同时,心肌sST2大量生成,sST2与IL-33结合后竞争性抑制其与ST2L结合,阻断经ST2L的信号传导,最终抑制NF-B和MAPK激活,从而大大降低IL-33/ST2L信号通路的内源性心肌保护作用。ST2能够独立的诊断心力衰竭,结合NT-proBNP时,其对心衰的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ST2和NT-proBNP单独诊断的结果,其中NT-proBNP是指N末端脑钠肽,脑钠肽(B-type-Natriuretic Peptide,BNP)由日本学者Sudoh等于1988年首先在猪脑中发现,而Hunt等在1995年第一次对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NP,NTproBNP)进行了描述。BNP主要由左心室分泌,在心肌细胞受到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增高时,非活性前体Pro-BNP裂解为活性BNP和非活性的NT-proBNP。2000年11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美国Biosite公司的BNP检测应用于临床,发展到今天,美国心脏协会(AHA)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等全球心血管权威机构以及美国临床生化学院(NACP)在其制订的“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及“心脏标志物的应用指南”中,把BNP/NT-proBNP列为不可缺少的心脏标志物,以指导心衰的治疗。NT-proBNP能客观反映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及严重程度,其血浆水平随心衰程度增加而增高,能更好地辅助诊断心衰分级。超声判断CHF的金标准是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而血清NT-proBNP水平升高则预示左室射血功能的减退更加严重,甚至比超声检查更具优越性。
免疫胶体金技术(Immune colloidal gold technique)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技术。胶体金是由氯金酸(HAuCl4)在还原剂如白磷、抗坏血酸、枸橼酸钠、鞣酸等作用下,聚合成为特定大小的金颗粒,并由于静电作用成为一种稳定的胶体状态,称为胶体金。胶体金在弱碱环境下带负电荷,可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形成牢固的结合,由于这种结合是静电结合,所以不影响蛋白质的生物特性。胶体金除了与蛋白质结合以外,还可以与许多其它生物大分子结合。根据胶体金的一些物理性状,如高电子密度、颗粒大小、形状及颜色反应,加上结合物的免疫和生物学特性,因而使胶体金广泛地应用于免疫学、组织学、病理学和细胞生物学等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莱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瑞莱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48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