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台缆绳快速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84686.4 | 申请日: | 2015-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2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辉;韩方园;索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海重工(舟山)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G11/00 | 分类号: | F16G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平台 缆绳 快速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台缆绳快速固定装置,属于船舶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海洋平台为在海上进行钻井、采油、集运、观测、导航、施工等活动提供生产和生活设施的构筑物,当平台停靠在码头或岸边的时候需要用缆绳加以固定,以防止平台漂走或者与码头碰撞,传统的方法是平台上的工作人员将缆绳的一端抛向岸边,然后岸上的工作人员将缆绳一端固定在码头的桩柱上,这种方法存在缆绳固定速度比较慢,需要多人配合工作,因此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平台缆绳快速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起平台缆绳固定速度比较慢,需要多人配合工作的缺陷。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平台缆绳快速固定装置,包括主缆绳、外杆、杆头、抓钩、支腿、内杆、锁止钉、辅助绳、侧孔和中心孔,所述外杆为圆柱体形,外杆前端设有杆头,外杆中心开有中心孔,支腿有三个,支腿焊接在杆头上,支腿与杆头上表面成120度夹角;抓钩有三个,抓钩中部通过铰链结构安装在支腿上,抓钩尾部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在内杆末端,内杆另一端插入外杆内的中心孔,内杆可以在中心孔内移动;外杆侧面开有一个与中心孔垂直的侧孔,锁止钉插在侧孔上,锁止钉尾部绑有辅助绳,用力拉辅助绳可以将锁止钉从侧孔中拉出,当锁止钉插入侧孔时,内杆被锁止钉挡住而不能进一步伸入中心孔内,从而使抓钩与外杆成一个较小的角度,抓钩处于能够钩住东西的状态;主缆绳固定在外杆尾部,主缆绳为中空结构,辅助绳穿入主缆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抓钩通过铰链结构安装在支腿上,抓钩尾部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在内杆末端,因此抓钩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角度;当锁止钉插入侧孔时,抓钩处于勾取状态,当锁止钉拔出的时候后,抓钩处于活动状态,抓钩勾不住任何物体;本装置具有小巧重量轻的特点,一个人就能将此装置抛到较远地方;三个抓钩能够钩住码头上的固定物,在收回缆绳的时候不要岸上人员帮忙脱钩,只需拉动辅助绳将锁止钉拉出即可,具有使用方便,固定缆绳快速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台缆绳快速固定装置的左侧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台缆绳快速固定装置的右侧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平台缆绳快速固定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主缆绳 2、外杆 3、杆头 4、抓钩 5、支腿 6、内杆 7、锁止钉 8、辅助绳 9、侧孔 10、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平台缆绳快速固定装置,包括主缆绳1、外杆2、杆头3、抓钩4、支腿5、内杆6、锁止钉7、辅助绳8、侧孔9和中心孔10,所述外杆2为圆柱体形,外杆2前端设有杆头3,外杆2中心开有中心孔10,支腿5有三个,支腿5焊接在杆头3上,支腿5与杆头3上表面成120度夹角;抓钩4有三个,抓钩4中部通过铰链结构安装在支腿5上,抓钩4尾部通过铰链结构连接在内杆6末端,内杆6另一端插入外杆2内的中心孔10,内杆6可以在中心孔10内移动;外杆2侧面开有一个与中心孔10垂直的侧孔9,锁止钉7插在侧孔9上,锁止钉7尾部绑有辅助绳8,用力拉辅助绳8可以将锁止钉7从侧孔9中拉出,当锁止钉7插入侧孔9时,内杆6被锁止钉7挡住而不能进一步伸入中心孔10内,从而使抓钩4与外杆2成一个较小的角度,抓钩4处于能够钩住东西的状态;主缆绳1固定在外杆2尾部,主缆绳1为中空结构,辅助绳8穿入主缆绳1。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当需要将缆绳固定在岸边的时候,首先工作人员调整抓钩4角度,将锁止钉7插入侧孔9内,然后用力将该装置抛到岸边,拉动主缆绳1,使抓钩4钩住岸上的固定物即可;当需要收回缆绳的时候,首先拉动主缆绳1内的辅助绳8,将锁止钉7拉出,然后拉动主缆绳1即可,由于中心孔10内的内杆6不受锁止钉7阻挡了,因此可以往内部移动,抓钩4受到外力作用角度逐渐变大,最后脱离固定物,平台上的工作人员将该装置收回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海重工(舟山)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金海重工(舟山)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4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纹套轮斥吸磁控离合变速装置
- 下一篇:双向环式调谐质量阻尼器减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