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管的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4676.0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8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57/1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龙洋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管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造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金属管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管是一种中空的长条圆形钢材,主要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疗、食品、轻工、机械仪表等工业输送管道以及机械结构部件等。目前,为了提高对金属管加工的工作效率以及产量,往往会通过流水线这样的加工设备进行生产加工。
其中,这种加工设备又称为装配线,一种工业上的生产方式,指每一个生产单位只专注处理某一个片段的工作。流水线是人和机器的有效组合,最充分体现设备的灵活性,它将输送系统、随行夹具和在线专机、检测设备有机的组合,以满足多品种产品的输送要求。但是,现有对不锈钢管各道工序进行加工的流水线并不是很完善,对金属管的放料往往会需要人工进行,所以会耗费过多的人力资源。
所以,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有待研发出一种能够更加便捷、高效的对的金属管进行生产加工的加工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金属管的加工设备,本金属管的加工设备具有能够更加便捷、高效的对金属管进行生产加工的特点,从而提高对金属管加工的工作效率以及产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金属管的加工设备,包括机架和固定在机架上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的横截面呈“U”型,且工作台上开设有呈“U”型的通槽,所述的机架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能够对通槽中的金属管进行传送的输送装置,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通槽内的环形链条一、环形链条二和固定在工作台圆弧处的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连接所述环形链条一的输出端和环形链条二的输入端,且连接板的两侧均设有挡板,所述环形链条一的内壁上啮合有主动链轮一和从动链轮一,所述的从动链轮一通过转动轴一、轴承和轴承座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环形链条二的内壁上啮合有主动链轮二和从动链轮二,所述的从动链轮二通过转动轴二、轴承和轴承座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的主动链轮一和主动链轮二与机架之间还设有能够带动所述环形链条一和环形链条二传动的传动机构;所述的工作台靠近主动链轮一处为送料端,所述的送料端与机架之间设有能够进行自动放料的送料装置。
本金属管的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1、由于工作台的横截面呈“U”型,且工作台上开设有呈“U”型的通槽,能够使送料和出料处于同一侧从而便于金属管的放料和收料,同时,工作台这样的结构能够提供更多的空间便于操作员的站位,从而使金属管在输送过程中更高效的进行其他工序的加工处理;2、由于机架的送料端设置有送料装置,从而能够实现对金属管进行自动放料;3、由于工作台圆弧处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设有环形链条一,通过环形链条一将金属管传入并加工,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环形链条二,连接板处的金属管相互推挤到达环形链条二处,通过环形链条二将加工好的金属管传出;4、由于机架上设置有传动机构,能够带动环形链条一的主动链轮一和环形链条二的主动链轮二转动,从而实现金属管的传入和传出。
在上述金属管的加工设备中,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的转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上,且转动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所述的主动齿轮固定在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主动齿轮的另一侧固定有连接轴一,连接轴一上固定有主动链轮一,且连接轴一的端部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转动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的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且所述的主动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从动齿轮的齿数,所述从动齿轮的固定在连接轴二上,连接轴二上还固定有主动链轮二,且连接轴二的端部均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转动设置在工作台上。转动电机带动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转动,通过连接轴一带动主动链轮一转动,从而带动环形链条一转动,通过环形链条一将金属管传入并加工;主动齿轮带动与之相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通过连接轴二带动主动链轮二转动,从而带动环形链条二转动,通过环形链条二将加工好的金属管传出;同时,主动齿轮的齿数大于从动齿轮的齿数,从而使形链条一的传动速度小于形链条二的传动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4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带机滚筒智能测温监控系统
- 下一篇:内存条卡槽试装机的输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