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棚使用的地热热交换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83841.0 | 申请日: | 2015-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0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 发明(设计)人: | 任国海;杜鹏英;江皓;姚立海;傅江洋;朱鹏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 地址: | 3100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棚 使用 地热 热交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热系统领域,具体涉及大棚使用的地热热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冬季大棚内虽然有太阳提供能量,但远达不到所需的温度要求。当前常见的方法是用燃油或者燃煤加热作为热源,用燃烧后的能量作为加热的来源。冬季使用成本非常高,而且有一定的污染。在夏天一般用水帘降温,用水汽蒸发带走热量,但会在空气中加入大量的水气,对某些植物生长不利,而且容易引起植物病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系统构成简单,能够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且节能,不会明显增加大棚湿度的地热热交换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大棚使用的地热热交换系统,包括有埋设于大棚外地下的地热交换器,安装在大棚内的水箱和换热器,还包括一循环泵;所述地热交换器、循环泵、换热器及水箱顺次通过管道连接形成闭环回路;所述循环泵与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温度计、流量计和压力计,所述换热器、循环泵、温度计、流量计和压力计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换热器包括有管状的机壳以及安装在机壳一侧的风机,机壳上部安装有喷头,机壳下部连接有回水管,机壳内远离风机的一侧安装有挡板和滤网;所述喷头通过管道与循环泵连接,所述回水管通过管道与水箱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地热交换器埋设于地面10米以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挡板包括有1-2块,挡板上成型有水平设置的条形缝隙;所述的滤网相对挡板靠近机壳的端部,滤网包括有2层或两层以上,滤网上成型有圆形或多边形的滤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系统运行成本低,可以制热也可以制冷,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由于换热器内设置了用于滤去水分的挡板和滤网,这样大棚内经过加热或制冷后的空气水份含量少,可有效防止由于高湿引起的植物病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1、地热交换器;2、循环泵;3、温度计;4、流量计;5、压力计;601、喷头;602、挡板;603、滤网;604、风机;605、回水管;7、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根据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大棚使用的地热热交换系统,包括有埋设于大棚外地下的地热交换器1,安装在大棚内的水箱7和换热器,还包括一循环泵2;所述地热交换器、循环泵、换热器及水箱顺次通过管道连接形成闭环回路;所述循环泵与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温度计3、流量计4和压力计5,所述换热器、循环泵、温度计、流量计和压力计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换热器包括有管状的机壳以及安装在机壳一侧的风机604,机壳上部安装有喷头601,机壳下部连接有回水管605,机壳内远离风机的一侧安装有挡板602和滤网603;所述喷头通过管道与循环泵连接,所述回水管通过管道与水箱连接。所述温度计用以测量大棚内的实时温度值,控制系统根据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值控制循环泵和换热器的输出功率,流量计和压力计用以测量管道内的水流速和水压,在大棚实时温度与设定温度差值较大时,控制器根据流量计和压力计所测得的数值调整循环泵的输出功率不超过设定值,避免系统超负荷运行造成损坏。
所述的地热交换器埋设于地面10米以下。地热交换器埋设位置较深,能够保证在冬季、夏季时地热交换器所处位置的温度与地表温度具有较大的差值,能够实现较好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所述的挡板包括有1-2块,挡板上成型有水平设置的条形缝隙;所述的滤网相对挡板靠近机壳的端部,滤网包括有2层或两层以上,滤网上成型有圆形或多边形的滤孔。风机吹出的风经过喷头喷出的水进行加热或冷却后从换热器的前端吹出,所述挡板用于挡住粒径较大的水滴,所述滤网用于挡住雾状的水珠,使换热器吹出的气流含水量低,有效防止由于高湿引起的植物病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38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