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茶通氧发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3412.3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2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潘科;闫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0006 贵州省贵阳市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发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加工的方法及装置,尤其是一种红茶通氧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红茶发酵的实质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反应,实际生产过程中主要控制发酵环境的温度、湿度及供氧量,以利于多酚类物质酶促氧化反应的顺利进行,生成茶黄素、茶红素等对红茶品质有利的成分及其他香气成分。红茶传统发酵必须要修建发酵室,发酵室要求通风好,通过在发酵室内烧开水、开浴霸等传统方式调节发酵温度;通过在发酵室周围洒水调节湿度;通过间歇性的翻拌茶堆,对茶堆进行通气和散热,发酵时间较长,劳动强度大,控制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茶通氧发酵装置,它能大幅度缩短发酵时间,而且不需要修建发酵室,能自主控制温度、湿度和通气,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红茶通氧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箱体,在发酵箱体内的底部设有水浴锅,在水浴锅中设有螺旋通氧管及电加热管,在水浴锅的上方设有发酵容器,在发酵箱体的顶部设有排风扇,在发酵箱体的外壁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螺旋通氧管及电加热管的控制部件连接。
所述的发酵容器为三层独立抽屉结构。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套红茶的通氧发酵装置,利用该装置将揉捻叶进行通氧发酵,这样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极大地缩短了加工时间,获得的产品外形紧细,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厚重,甜香浓郁;整个发酵过程不需要人工翻拌透气,通氧发酵装置能自主控制温度、湿度和通氧,不仅节省劳动力,也保证产品品质统一,而且不需要修建发酵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红茶通氧发酵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发酵箱体1,在发酵箱体1内的底部设有水浴锅2,在水浴锅2中设有螺旋通氧管3及电加热管4,在水浴锅2的上方设有发酵容器5,所述的发酵容器5为三层独立抽屉结构;在发酵箱体1的顶部设有排风扇6,在发酵箱体1的外壁设有控制面板7,控制面板7与螺旋通氧管3及电加热管4的控制部件连接;控制面板7采用市售的微电脑时间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红茶发酵技术参数,控制设备的工作时间及温度,根据设定时间和温度,设备能自动关停和启动。
红茶通氧发酵加工方法,采用上述装置进行红茶通氧发酵加工的方法,茶青选用福云6号茶树品种,一芽三叶茶青为原料;将选好的茶青摊放于贮青槽上,摊叶厚度3cm,在辅助通风的条件下,萎凋16h,获得含水量为60%的萎凋叶;将萎凋叶满装于揉捻机的揉桶中,揉捻的转速为55r/min,揉捻时间为60min,中途重压15min,揉捻获得细胞破碎率达85%以上的揉捻叶;再将解块后的揉捻叶均匀地铺撒在通氧发酵装置的发酵容器5中(三层),每层铺撒厚度为1cm,向水浴锅2中通入氧气,氧气在螺旋通氧管3中经过水浴环境被加热至30℃,在排风扇6的作用下,使氧气均匀通过发酵叶,并带入水蒸气,保持发酵叶湿度;向发酵容器5中输入氧气的量远大于发酵叶发酵所需氧气,这样就能迅速促进发酵叶内茶多酚物质向茶黄素、茶红素转化,大幅度缩短发酵时间,揉捻叶在通氧环境中发酵60min后,即获得发酵叶;将发酵叶在120℃下毛火干燥15min,使发酵叶的含水量降至15%,自然摊凉后再进行足火处理,足火温度为90℃,干燥时间为30min,获得含水量为6%的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未经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34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