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底病患者术后用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3198.1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2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房修岭;吴建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房修岭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刘庆兰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底病 患者 术后 支撑架 | ||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眼底病患者术后用支撑架。
(二) 背景技术
眼底病患者术后需采取俯卧位的病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因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术后以及玻璃体切除硅油或惰性气体植入术的病人,必须采取面朝下的俯卧位,使裂孔、硅油或惰性气体处于最高位,以确保手术效果。目前,专门用于眼底病人俯卧位的面部支撑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功能单一,无法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要求改变高度;占用空间大,无法折叠存放;由于其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可改变高度、节省空间、干净卫生的眼底病患者术后用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眼底病患者术后用支撑架,包括由两个横杆和两个纵杆首尾连接构成的支撑框,其特征是:所述纵杆底部两端分别铰接有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相同位置上分别设有若干插孔,四个支撑杆同一位置的插孔内穿设有固定杆,两个横杆外侧两端分别设有挂钩,支撑杆下部分别设有可穿入挂钩的挂孔,两横杆之间连接设有两个支撑带,支撑带一端内侧及另一端外侧分别设有粘扣,支撑带中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消毒垫层和海绵层。
所述支撑杆底部分别设有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使眼底病患者在术后身体放轻松,降低了患者俯卧位各种不适症的并发率;操作方便、可改变高度、节省空间、避免了交叉感染,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减小了患者的痛苦。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杆,2纵杆,3支撑杆,4插孔,5固定杆,6挂钩,7挂孔,8支撑带,9粘扣,10消毒垫层,11海绵层,12防滑垫。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由两个横杆1和两个纵杆2首尾连接构成的支撑框,纵杆2底部两端分别铰接有支撑杆3,每个支撑杆3的相同位置上分别设有若干插孔4,四个支撑杆3同一位置的插孔4内穿设有固定杆5,两个横杆1外侧两端分别设有挂钩6,支撑杆3下部分别设有可穿入挂钩6的挂孔7,两横杆1之间连接设有两个支撑带8,支撑带8一端内侧及另一端外侧分别设有粘扣9,支撑带8中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消毒垫层10和海绵层11。支撑杆3底部分别设有防滑垫12。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眼底病患者术后用支撑架,使用时,将每侧的两支撑杆3分别向外旋转,达到患者所需高度时,将固定杆5从四个支撑杆3的插孔4内穿过,即可将支撑框固定;根据患者面部大小,依次将两支撑带8绕过两横杆1,用粘扣9固定,将一次性消毒垫层10置于海绵层11上即可,此时,患者即可将额头和下巴分别置于支撑带8上,这样,面部朝下,保证了患者眼底病术后俯卧位的舒适。使用完毕后,抽出固定杆5,将支撑杆3向内旋转,通过挂孔7挂于挂钩6上即可将其收起,节省了大量空间,也便于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房修岭,未经房修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31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残疾人使用的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虎头鲨的家庭养殖饲料以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