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真空喷射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82949.8 | 申请日: | 2015-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9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袁营利;孟庆吉;罗加成;张瑞斌;瞿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D1/06 | 分类号: | D01D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2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真空 喷射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纤生产设备,具体是一种聚酯装置的新型真空喷射泵装置。
背景技术
熔体直纺涤纶长丝生产过程中,一般聚酯装置采用的是中纺院的五釜流程,两个酯化釜三个缩聚釜——第一酯化反应釜、第二酯化反应釜、第一预缩聚反应釜、第二预缩聚反应釜、终缩聚反应釜。其中第二预缩聚反应釜和终缩聚反应釜共用一个真空喷射泵,真空喷射泵采用三级喷射,喷射泵的动力源是乙二醇蒸汽。终缩聚反应釜连接在一级喷射端;第二预缩聚反应釜连接在二级喷射端,终缩聚反应釜和第二预缩聚反应釜都采用乙二醇蒸汽破真空形式来控制反应釜的压力。
真空喷射泵有一定压强的工作,蒸汽通过拉瓦尔喷嘴,减压增速以超音速喷入混合室,与被抽介质混合,进行能量交换,混合后的气体进入扩压器,减速增压,为了减少后级泵的抽气负荷,配置冷凝器,通过有一定温差的两种介质对流,进行热交换,达到冷凝高温介质目的,排到大气压。
随着装置运行时间的增加,真空喷射泵的工况也逐渐变差,破真空阀门开度逐渐关小,甚至有时阀门全部关掉依然满足不了真空度,这样就导致终聚釜粘度波动较大,最终影响产品质量。在现有的装置基础上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就会导致产品降等甚至停工等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真空喷射泵装置,提高真空喷射泵的抽真空能力,提高装置的抗风险能力,减少经济损失,保证聚酯装置的正常生产。
一种新型真空喷射泵装置,包括第一级喷射泵A、第一冷凝器A、第一冷凝器A大气腿、不锈钢球阀,第一级喷射泵A通过不锈钢球阀与第一冷凝器A连接,第一冷凝器A大气腿在第一冷凝器A的下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新增了喷射泵B、冷凝器B、冷凝器B出气口、第一球阀、第二球阀、排液管线,喷射泵B与冷凝器B连接,冷凝器B通过第一球阀与排液管线连接,排液管线与第一冷凝器A大气腿相连,冷凝器B出气口通过第二球阀与第一冷凝器A连接,喷射泵B与第一级喷射泵A并联运行,第一级喷射泵垂直并穿过新增的冷凝器B。
所述的冷凝器B出气口,其特征在于与第一级喷射泵A呈45°角,位于冷凝器B的右上角。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喷射泵装置在原来的真空喷射泵上采用第一级喷射泵A再并联一级泵的方案,因原来的第一冷凝器A的直径偏小,所以增加的喷射泵B 后面再增加一个冷凝器B,即变成单独的并联系统,可以大大减少运行干扰,在冷凝器B 出气口和排液口增加球阀,负荷较小时可以关闭该增加的真空系统,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进步效果是:
1.提高了真空喷射泵的抽真空能力,同时提高了装置的抗风险能力。
2.有效的避免了产品降等造成的经济损失,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级喷射泵A;2为第一冷凝器A;3为不锈钢球阀;4为第一冷凝器A大气腿;;5为喷射泵B;6为冷凝器B;7为冷凝器B出气口;8为排液管线;9为第一球阀;10为第二球阀;11为二级喷射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说明。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发明内容对本发明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在现有的20万吨聚酯装置中,为实现降低反应温度及提高真空喷射泵的抽真空能力的工艺要求,本公司技术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型真空喷射泵装置,包括第一级喷射泵A(1)、第一冷凝器A(2)、第一冷凝器A大气腿(4)、不锈钢球阀(4),喷射泵B(5)、冷凝器B(6)、冷凝器B出气口(7)、第一球阀(9)、第二球阀(10)、排液管线(8),第一级喷射泵A通过不锈钢球阀与第一冷凝器A连接,第一冷凝器A大气腿在第一冷凝器A的下端连接;喷射泵B与冷凝器B连接,冷凝器B通过第一球阀与排液管线连接,排液管线与第一冷凝器A大气腿相连,冷凝器B出气口通过第二球阀与第一冷凝器A连接,将不凝气体排出,由二级喷射泵抽走;喷射泵B与第一级喷射泵A并联运行,第一级喷射泵垂直并穿过新增的冷凝器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29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