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包回转台包盖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2545.9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8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杨相喜;吴荣善;冯元中;邓祖光;陈梦逢;刘臻;潘子祥;姜宗明;吴大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4 | 分类号: | B66C1/34;B22D41/13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包 回转 台包盖吊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的是钢包回转台包盖吊具。
背景技术
钢包回转台安装在连铸机车间钢包接收跨和浇注跨之间的浇铸平台上,用于接受并承接由接收跨起重机吊运来的钢包,通过回转传动装置将钢包旋转180°,转至钢水浇注方位,实现连铸机的多炉连浇。为避免过多热扩散使温降太大而影响浇铸,回转台上设有加盖装置,主要作用是为钢包加盖保温。加盖装置的主要零部件有包盖、悬臂,考虑到包盖经常需检修吊运,为方便操作,包盖与悬臂采用悬挂连接。目前,由于包盖体积大,常用钢丝绳或单个吊钩进行吊装,虽然能满足吊装要求,但是,更换时晃动大,对位困难,作业人员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快速、平稳吊装的钢包回转台包盖吊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包回转台包盖吊具,包括两个吊钩本体和至少一块连接板;所述吊钩本体一端为悬吊部,另一端为挂钩部,所述悬吊部设有垂直吊钩本体并贯穿吊钩本体的吊孔;两个吊钩本体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两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两个吊钩本体沿连接板长度方向在同一投影面上的投影相互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为三块,分别为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吊钩本体的悬吊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接板位于吊钩本体的挂钩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吊钩本体的悬吊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钢包回转台包盖吊具,两个吊钩本体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两端与连接板焊接连接,吊钩本体沿连接板长度方向在同一投影面上的投影相互重合,使用时,两个吊钩本体对钢板回转台包盖产生相同的作用力,两个吊钩本体对钢板回转台包盖作用点不重合,与钢丝绳或单独的吊钩相比,由于其晃动更小,在与钢板回转台包盖对位挂接时,对位更容易,挂接更快速,吊运过程更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吊装钢包回转台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吊装钢包回转台包盖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吊钩本体1,悬吊部11,挂钩部12,吊孔13,连接板2,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第三连接板23,钢包回转台包盖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吊钩本体1和至少一块连接板2;所述吊钩本体1一端为悬吊部11,另一端为挂钩部12,所述悬吊部11设有垂直吊钩本体1并贯穿吊钩本体1的吊孔13;两个吊钩本体1分别位于连接板2的两端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两个吊钩本体1沿连接板2长度方向在同一投影面上的投影相互重合。
所述吊钩本体1的悬吊部11用于与加盖装置的悬臂连接,吊钩本体1与悬臂通过悬吊部11上的吊孔13实现的。为了连接方便,吊孔13垂直吊钩本体1并贯穿吊钩本体1。两个吊钩本体1分别位于连接板2的两端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与单个吊钩相比,其钢度得到增强当吊挂钢包回转台包盖时,晃动小;而两个吊钩本体1沿连接板2长度方向在同一投影面上的投影相互重合,保证了在吊装过程中,两个吊钩本体1对钢包回转台包盖3的作用力相等。因此,该钢包回转台包盖吊具在与钢板回转台包盖3对位挂接时,对位更容易,挂接更快速,吊装过程更平稳。并且该钢包回转台包盖吊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连接板2可以为一块,也可以为两块,还可以为三块。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2为三块,分别为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和第三连接板23,所述第二连接板22位于第一连接板21和第三连接板23之间。
由上述实施方式可知:连接板2可以为一块,也可以为两块,还可以为三块,但是,三块连接板2比一块或者两块,更能保证吊钩本体1与连接板2不易变形,钢包回转台包盖吊具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2包括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和第三连接板23,所述第二连接板22位于第一连接板21和第三连接板23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1位于吊钩本体1的悬吊部11。
由于吊钩本体1的悬吊部11通过吊孔13与悬臂连接,因此,悬吊部11为变形薄弱部位,那么,所述第一连接板21位于吊钩本体1的悬吊部11,使得悬吊部11得到加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接板23位于吊钩本体1的挂钩部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25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式吊用滑线轮及门式吊
- 下一篇:一种加强型吊耳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