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船舶舷旁开孔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1717.0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7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陈胤杰;王辉;黄云峰;许云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7/00 | 分类号: | B23K7/00;B23K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船舶 舷旁开孔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船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船舶舷旁开口的工装。
背景技术
船舶舷旁孔是船舶上冷却水、海水等介质排出船舷外的出口,是部分管系中必不可少的通海出口,舷旁孔涉及到低温淡水冷却系统、锅炉给水系统、压载水系统、消防系统、舱底水系统等多个系统。据统计,以87000DWT散货轮为例,机舱中的舷旁孔达17个,其舷旁孔的高低位置、开口尺寸、开孔角度各不相同。由于机舱处于船体的尾部,其线型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外板曲面也较为复杂,因此机舱部位对于舷旁孔的开孔工作具有较大难度。
由于舷旁孔的尺寸及形状是根据具体的排舷管径尺寸而决定的,通常排舷外管子需水平布置,管子与船体外板会由于位置及尺寸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相贯线,其相贯线并非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而这条相贯线则是现场工人需要在船体外板上所开出的舷旁孔形状。在目前的条件下,舷旁孔的开孔仍然完全依靠气割进行手工切割,现场工人首先根据图纸确定舷旁孔的具体位置,然后通常在外板上先切割出与相应排舷管子尺寸大致相同的圆孔,当相应的合拢管接至排舷位置时再进行具体的修改,现场工人通过多次尝试将管子穿出船体外板来最终确定合适的开孔尺寸,作业过程中通常需要多次切割、扩孔才能完成粗略近似相贯线的开孔形状。这种完全依靠手工切割的舷旁孔开孔方式存在着以下三点问题:
(1)实际效果表明机舱位置舷旁孔通过手工方式切割往往会造成较大的开孔尺寸误差,并且手工切割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容易造成切割边缘的参差不齐,影响外观质量。
(2)由于手工切割无法定量地切割外板相贯线,其切割尺寸通常 会比实际尺寸大,就会造成管子与外板开孔尺寸不符,遗留下的较大开口缝隙只能通过烧焊来填补,这也就造成了舷旁孔开孔质量及精度上的较大缺陷。
(3)目前的手工切割方式只能通过现场作业人员的目测来大致确定开孔的尺寸,无法一次性地完成相贯线的切割,大量的修割作业会消耗大量的工时,同时也不便于现场作业,反复的修改造成了作业效率的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一种用于船舶舷旁开口的工装,解决现在船舶舷旁孔开孔质量差,周期长且施工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船舶舷旁孔开孔的工装,其特点在于其构成包括切割机构、调整板、夹具、定位闷头、定位柱、套筒、定位板、前闷头和螺柱;
所述的切割机构通过夹具固定在所述的调整板的一端;
所述的套筒通过所述的定位板和螺柱固定在所述的调整板的另一端;
所述的定位柱穿过所述的套筒,定位柱和套筒之间为间隙配合,使套筒能绕着定位柱旋转及前后移动,在该定位柱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的定位闷头,该定位柱的前端与所述的前闷头螺纹配合。
所述的切割机构为直头割炬,采用氧气-乙炔混合燃烧,从而切割钢板。
所述的夹具采用左右两片,用螺丝螺母连接,夹紧所述的切割机构。
所述的套筒与定位柱之间为0.5mm的间隙配合,在旋转的同时,让套筒沿着定位柱进行前后移动,使得切割机构可以根据船体外板的线性切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原来的纯手工切割改为半自动切割,提高了开孔质量,并且减少开完孔后需要修补作业的时间,方便后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装的总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切割机构、调整板与夹具的安装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筒、调整板与定位板的安装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船体外板上开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求更为清楚明白地阐述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配图,如图所示,一种用于船舶舷旁孔开孔的工装,包括切割机构1、调整板2、夹具3、定位闷头4、定位柱5、套筒6、定位板7、前闷头8和螺柱9。切割机构1通过夹具3固定在所述的调整板2的一端;套筒6通过所述的定位板7和螺柱9固定在所述的调整板2的另一端;所述的定位柱5穿过所述的套筒6,定位柱5和套筒6之间为间隙配合,在该定位柱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的定位闷头4,该定位柱5的前端与所述的前闷头8螺纹配合。
本实施例中切割机构为直头割炬,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装配如下:
首先,用夹具3加紧直头割炬,并通过螺丝安装在调整板2的一端,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17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周期螺柱焊的螺柱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节能型烙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