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感式接近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1254.8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9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4 | 分类号: | H03K17/9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张义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 接近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接近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感式接近开关。
背景技术
电感式接近开关可以在不用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检测到金属物体的接近,具有无机械磨损特性,尤其适用于高切换频率的场合,因此到目前为止,接近开关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其自身的发展和创新的速度也是极其迅速。
为了满足高可靠、高安全等级要求的系统需求,需要对现有的电感式接近开关进行进一步的研制开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感式接近开关,以满足对电感式接近开关的高可靠、高安全等级要求的系统需求。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感式接近开关,包括可以独立完成接近金属物体的检测和输出功能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第一振荡器谐振波信号输入单元、第一窗口比较器、第一微控制器处理单元、第一输出单元,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二振荡器谐振波信号输入单元、第二窗口比较器、第二微控制器处理单元、第二输出单元,所述第一振荡器谐振波信号输入单元包括第一振荡器,所述第二通道的振荡器谐振波信号输入单元包括第二振荡器,所述第一振荡器和第二振荡器为双线圈组成双振荡器,所述第一振荡器的谐振波信号发送给第一窗口比较器,所述第二振荡器的谐振波信号发送给第二窗口比较器,所述第一窗口比较器和第二窗口比较器均输出信号到第一微控制器处理单元和第二微处理器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处理单元和第二微处理器处理单元经过对第一窗口比较器和第二窗口比较器输出的信号比较作出判断,共同给出输出控制信号给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进行控制输出。
其中,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处理单元和第二微控制器处理单元之间通过通信进行数据交换比较诊断。
其中,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分别向所述第一微控制器处理单元和第二微控制器处理单元反馈信号,进行信号诊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双线圈结构,且两输出单元之间采用互锁结构电路,增加输出的安全性;另外,借助双通道设置诊断功能实现高的诊断覆盖率,诊断包括双通道窗口比较器信号输入到单一通道的微控制器进行比较诊断,两通道微控制器之间通过通信进行数据交换比较诊断,以及输出单元反馈给对应通道单片机进行信号诊断;能够满足EN/ISO 13849-1PL e和IEC61508 SIL3的安全完整性等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两个通道,每个通道由振荡器谐振波信号输入单元,窗口比较器和微控制器处理单元及输出单元组成,可以独立完成接近金属物体的检测和输出功能。工作过程为双线圈组成双振荡器,双振荡器的谐振波信号分别给相应的窗口比较器。双通道的窗口比较器输出信号分别输送给两个微控制器,两微控制器经过对两窗口比较器信号的比较作出判断,共同给出输出控制信号给输出单元进行控制输出。两输出单元之间采用互锁结构电路,增加输出的安全性。另外,借助双通道设置诊断功能实现高的诊断覆盖率,诊断包括双通道窗口比较器信号输入到单一通道的微控制器进行比较诊断,两通道微控制器之间通过通信进行数据交换比较诊断,以及输出单元反馈给对应通道单片机进行信号诊断。
为了满足高可靠、高安全等级要求的系统需求,本实用新型能够检测金属物体精确的位置和给出相应的输出,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完整性等级。本实用新型的反应时间更短,具有自我诊断功能,可靠性更高,在产品自身出现问题时能及时报警,停止输出,避免出现误动作而导致安全事故;能够满足EN/ISO 13849-1PL e和IEC61508 SIL3的安全完整性等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12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EIB总线用接近检测电路
- 下一篇:一种弧面结构的光伏-光热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