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蜂巢式防挂钓鱼钩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81205.4 | 申请日: | 2015-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6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万;王星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万;王星茹 |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A01K8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35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蜂巢 式防挂钓 鱼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渔具产品。
本实用新型内容
该装置充分解决了钓鱼过程中遇到的乱石、水草等杂物对鱼钩的挂钩现象,并且避开了水底污泥掩埋铒钩而钓不到鱼的实际问题。该装置的蜂巢瓶既能充分释放引诱剂,其内的引诱剂又可回收反复多次使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引诱剂只能一次性使用的实际问题,节省了大量的钓鱼成本。
本实用新型设置是由防挂筒、蜂巢瓶等构成,其特征是:防挂筒为整体结构其顶端设置成半球形,在半球形里面设置了带有外螺旋的瓶筒,与蜂巢瓶的内螺旋配合连接形成坠子和引诱剂贮存室,在防挂筒体上设置了倒U字型缺口,并在防挂筒下端设置有半封闭式的夹层安放漂浮物,也可设置为密封圆管。该装置的蜂巢瓶上端设有内螺旋,其蜂巢瓶的中下端四周设置有蜂巢式的多数均匀小孔。三颗鱼钩分别捆好鱼线,鱼线在蜂巢瓶下端约3毫米处选择三个小孔呈三角形穿入,然后在蜂巢瓶底端中央园孔穿出,并相互连结成结,结大于园孔二倍,三颗鱼钩在瓶外壁留线长度约1.5-2.0厘米。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设计合理、构造简单、实用性强、使用方便、安装快捷。
2、防挂筒下端设置有漂浮作用的夹层,能促使防挂筒在水底始终保持饵钩朝上,避开了水底污泥掩埋铒钩的问题。并形成鱼咬饵钩的最佳位置。
3、蜂巢瓶贮存引诱剂,当在水中可不间断的通过四周小孔释放瓶内的引诱剂气味吸引鱼群,而鱼群闻得到而吃不到,促使鱼群只能咬饵钩的诱饵而中钩。当收线时引诱剂在蜂巢瓶内又可回收反复多次使用,节省了价贵的引诱剂。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引诱剂只能一次性使用的问题,注重了实用性。
4、鱼钩至始至终在防挂筒内,以及防挂筒上端的半球形与转环的配合作用有效的防止了挂钩现象和消除收线时前行的障碍物。
背景技术
蜂巢式防挂钓鱼钩与现有技术相比最大的特性为设置了具有漂浮作用的夹层或密封圆管,使饵钩端始终朝上避开了污泥的掩埋。蜂巢瓶内的引诱剂通过蜂巢式的小孔能更好的释放,并且引诱剂可回收反复多次使用。防挂筒上端的半球形状与转环的配合作用防止了挂钩现象和收线时能消除前往障碍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蜂巢式防挂钓鱼钩的整体结构。
图2、是防挂筒结构。
图3、是蜂巢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加以说明,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由附图1、2、3可知蜂巢式防挂钓鱼钩包括1、鱼线2、转环3、防挂筒上端设置为半球形、4、坠子室5、螺旋结合部(包括带有外螺旋的瓶筒和蜂巢瓶的内螺旋)6、插销7、防挂筒正面中下设置有倒U字形缺口8、带有多数均匀小孔的蜂巢瓶其内腔为引诱剂贮存室9、鱼线10、鱼钩11、防挂筒下端设置为夹层12、带有外螺旋的瓶筒13、防挂筒14、内螺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鱼线一端穿过防挂筒顶端圆孔并在防挂筒带有外螺旋的瓶筒12中,固定在坠子上。将坠子放入坠子室,鱼线另一端接上转环2,转环2的另一端接上钓鱼线。将防挂筒13的底端夹层11内放好漂浮物并固定好。在蜂巢瓶8的球形底端侧面用3颗捆好的鱼钩10,其鱼线分别在呈三角形的三个小孔中穿入筒内,并将线端再从球形底部中央小孔穿出,三根鱼线合并一起捆扎成结,结需大于穿出孔的两倍以上,然后挂好诱饵。把蜂巢瓶8内放入引诱剂至满,然后把蜂巢瓶8的内螺旋14与防挂筒上的带有外螺旋的瓶筒12配合旋紧,并把插销6插于螺旋结合部小孔内,完成装置后按常规抛线下钓。蜂巢式防挂钓鱼钩入水后,由于坠子和蜂巢瓶内引诱剂的重力作用沉入水底,而夹层11的漂浮物的浮力向上带动防挂筒13,由于漂浮物的浮力小于坠子和引诱剂的重力,使防挂筒半球形状端朝下,夹层11端朝上而始终保持垂直状态。而蜂巢瓶8位置处在防挂筒13的中央悬空状,当蜂巢瓶8内的引诱剂在水中的浸泡下其诱味通过四周小孔向外飘散扩张引诱鱼群。而防挂筒13设置了倒U字缺口,充分显露了鱼钩的诱饵,鱼群被诱味吸引来后只能闻得到而吃不到,促使鱼群吃其诱饵而中钩。由于蜂巢瓶8和鱼钩都固定于防挂筒13内,不与外界接触防止了外界异物的挂钩现象。防挂筒13设置的半球形3与转环2的配合作用,能有效的防止挂钩和当收线起钓时可消除前行的异物,有效的保证了收线的顺利进行。
说明书附图序号说明:
1、鱼线2、转环3、防挂筒半球形4、坠子室5、螺旋结合部6、插销7、倒U字形缺口8、蜂巢瓶9、鱼线10、鱼钩11、夹层12、带有外螺旋的瓶筒13、防挂筒14、蜂巢瓶8上端内壁上设置有内螺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万;王星茹,未经王国万;王星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1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抛式指甲油容器及其盒体结构
- 下一篇:雌雄果蝇分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