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合模限位器的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0704.1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0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高俊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澳西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限位器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合模限位器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在塑料工件的生产中的应用极为广泛,现有的注塑模具在开模取样时通常使用顶出机构配合完成,但是在实际生产中,顶出机构中的顶杆经常会出现不退回或者退回不到位就进行合模,很容易造成模具的碰伤,缩短了模具的使用寿命,还会造成不能正常生产,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对于下达合模指令的判断标准不够灵敏,降低了生产效率;当出现顶杆不退回或者退回不到位的情况时,如果直接进行合模注塑,也极大的影响注塑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合模限位器的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座、动模、定模座、定模、合模油缸、合模电磁阀、顶出机构、限位柱、限位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合模限位器、合模限位开关、缓冲压簧,所述动模安装在动模座上,所述定模安装在定模座上,所述定模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动模上与限位孔对应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动模座的内部设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的右端与动模连接,所述合模油缸通过合模电磁阀与动模座连接,所述动模座上设有合模限位器,所述合模限位器上设有合模限位开关,所述合模限位开关的外侧设有缓冲压簧,所述合模限位器与合模电磁阀连接。
所述合模限位开关设置在顶出机构左侧的动模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注塑模具上进行了改进,即在动模座上增加了合模限位器,根据合模限位开关与顶出机构的接触和分离来控制合模电磁阀,从而来确定是否进行合模,使得合模控制更加灵敏;而且当顶出机构与合模限位开关接触时,顶出机构的顶杆已经完全退回,这时给出合模的指令,即避免了模具的碰撞,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还避免了由于顶杆未完全退回而影响注塑产品的质量的情况,长期、有效、稳定地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动模座-1、动模-2、定模座-3、定模-4、合模油缸-5、合模电磁阀-6、顶出机构-7、限位柱-8、限位孔-9、合模限位器-10、合模限位开关-11、缓冲压簧-12。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包括动模座1、动模2、定模座3、定模4、合模油缸5、合模电磁阀6、顶出机构7、限位柱8、限位孔9、合模限位器10、合模限位开关11、缓冲压簧12,定模4上开设有限位孔9,安装时将定模4安装在定模座3上,然后在动模2上与限位孔9对应设置有限位柱8,将动模2安装在动模座1上,将顶出机构7安装在动模座1的内部,使得顶出机构7的右端与动模2连接,再在合模限位器10上设置合模限位开关11,将合模限位器10安装在动模座1上,使得合模限位开关11位于顶出机构7左侧的动模座1上,然后将缓冲压簧12安装在合模限位开关11外侧的动模座1上,最后将合模油缸5通过合模电磁阀6与动模座1连接,将合模限位器10与合模电磁阀6连接。
实施例2
在进行合模工序时,顶出机构7处于顶出状态,控制顶出机构7向左运动至初始状态,当顶出机构7完全收回时向左压缩缓冲压簧12,使得顶出机构7与合模限位开关11接触,这时合模限位器10发出指令控制合模电磁阀6打开,从而启动合模油缸5,将动模座1、动模2向右推动,使得限位柱8完全插入限位孔9中,完成合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澳西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澳西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07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顶斜顶联动脱模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暖瓶盖/座的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