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型钢框材的模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80446.7 | 申请日: | 2015-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6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马荣全;周洪涛;苗冬梅;苗运涛;姚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9/08 | 分类号: | E04G9/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型钢 模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具有型钢框材的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在混凝浇筑施工中,一般需要支设模板形成浇筑空间,常见的支设模板结构包括木模板、设于木模板背面的横肋和竖肋、以及穿设木模板的对拉螺栓等,为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方便的支设模板,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钢框模板,采用角钢作为模板的边框,拼接模板时,只需要将边框的角钢之间紧固连接即可,但是采用角钢做边框存在自重大,紧固角钢时导致两块模板之间拼缝处有凹槽,浇筑的混凝土表面会产生凸起的条纹,影响了混凝土成型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型钢框材的模板结构,解决现有角钢边框的模板结构存在的自重大、紧固时模板拼缝处有凹槽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凸起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型钢框材的模板结构,包括:
模板;以及
围设于所述模板周缘的型钢框材,具有靠近所述模板的第一侧面和远离所述模板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支撑连接所述模板,且所述模板与所述型钢框材的顶面齐平。
采用在型钢框材远离模板的侧面上开设凹槽,在紧固连接两个型钢框材时,两个凹槽对接的空间具有缓解紧固力的作用,使得型钢框材的两端部紧贴在一起,之间的拼缝严密,解决了紧固时拼缝处产生凹槽的问题,有效的保证了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本实用新型具有型钢框材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凹槽内 设有限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具有型钢框材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凹槽的侧壁为倾斜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型钢框材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凸起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型钢框材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型钢框材的端部为平直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型钢框材的模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型钢框材上开设有连接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型钢框材的模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型钢框材的模板结构中型钢框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型钢框材的模板结构拼接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为图3中拼接处两个型钢框材的对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具有型钢框材的模板结构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具有型钢框材的模板结构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使用,为支设模板的施工步骤提供便利,拼装模板时,只需要将型钢框材连接固定即可。在连接型钢框材时,可以通过销轴或者夹具卡紧,通过型钢框材背面设置的凹槽,可以缓解卡紧过程中的拉力,使得型钢框材两端会紧贴在一起,避免了现有的角钢边框的模板在紧固角钢时,角钢两端会翘起导致模板拼接处产生凹槽,进而使得混凝土在凹槽处形成了凸起的条纹,影响了混凝土成型后的质量。该型钢框材可以采用铝框、钢框等材质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型钢框材的模板结构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工人劳动强度低、以及操作方便等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劝型钢框材的模板结构进行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具有型钢框材的模板结构的示意图,下 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具有型钢框材的模板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型钢框材的模板结构包括模板10和围设于模板10周缘的型钢框材20,模板10为方形结构,具有四个侧边,型钢框材20设于模板10的四个侧边处,该型钢框材20具有靠近模板10的第一侧面21和远离模板10的第二侧面22,在第二侧面22上设有凹槽221,在第一侧面21上设有支撑台211,该支撑台211支撑连接模板10,且模板10与型钢框材20的顶面齐平。
如图2所示,显示了型钢框材的结构,型钢框材20的端部为平直状,较佳地,该型钢框材20的顶面为平直状,且与模板10齐平,型钢框材20的第一侧面21从顶面至支撑台211之间为平直状,可以很好的与模板10的侧边贴合,第二侧面22从顶面至凹槽221之间也为平直状,这样在连接两个具有型钢框材的模板结构时,两个型钢框材的第二侧面的顶部严密贴合,不会产生拼缝处有凹槽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04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