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吊顶打孔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80285.1 | 申请日: | 2015-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4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郑忠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忠飞 |
| 主分类号: | B23B45/16 | 分类号: | B23B45/16;B23B4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吊顶 打孔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机械装置,具体地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吊顶打孔设备。
背景技术
装饰行业有大量的吊顶打孔工序,传统的吊顶打孔工作须多人合作操作,采用移动式脚手架作为打孔平台,对于装饰楼层较高的需要多层脚手架组合,工人站在脚手架平台上利用冲击钻打孔,存在如下缺点:
1、具有安全隐患:大多属于高空作业,容易产生高空跌落事故;
2、工作效率比较低下:对于大面积施工,随时需要大幅度更改打孔位置,须专人移动脚手架,误工、误时;
3、劳动强度大:随时需要移动脚手架,工人手持冲击钻仰视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亟需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吊顶打孔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吊顶打孔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吊顶打孔设备,包括移动式基座和其上安装的支座管,所述支座管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一升降杆和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杆上方的第二升降杆;所述支座管上设有行程定位装置,所述行程定位装置包括行程开关、杠杆开关、行程定位凸环、行程定位凹环、弹性装置、行程定位连杆,其中所述行程定位凹环和所述弹性装置设置在所述杠杆开关下侧,所述弹性装置设置在所述支座管内,所述行程定位凹环设置在所述支座管外,所述行程定位凹环正下方设有所述行程定位凸环,所述行程开关设置在所述支座管外侧且相对于所述行程定位凹环的另一侧,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杠杆开关通过所述行程定位连杆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上设有用于固定冲击钻的万能支架。
优选地,所述行程定位连杆包括连杆本体和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其中所述连杆本体设置于所述支座管内,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均在所述行程开关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行程开关内,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方且位于所述行程开关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杆和所述第二升降杆通过齿轮滑动与固定。
优选地,所述行程开关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式基座底部设有多个带刹车装置的滚轮。
优选地,所述弹性装置为动力弹簧。
优选地,所述齿轮为单向阻尼齿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杆和所述第二升降杆的调节高度在2-4.5米之间。
优选地,所述冲击钻通过卡具固定在所述万能支架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吊顶打孔设备,进行吊顶打孔工作只需一人操作、不存在高空作业,无需移动式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可根据吊顶工序需要随时简便的移动至打孔位置,具有安全性高、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吊顶打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吊顶打孔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滚轮,2、移动式基座,3、行程定位凸环,4、弹性装置,5、行程定位凹环,6、杠杆开关,7、行程定位连杆,71、连杆本体,72、第一限位部,73、第二限位部,8、行程开关,9、电源线,10、第一升降杆,11、第二升降杆,12、万能支架,13、支座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吊顶打孔设备,包括移动式基座2和其上安装的支座管13,所述支座管13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一升降杆10和位于所述第一升降杆10上方的第二升降杆11;所述支座管13上设有行程定位装置,所述行程定位装置包括行程开关8、杠杆开关6、行程定位凸环3、行程定位凹环5、弹性装置4、行程定位连杆7,其中所述行程定位凹环5和所述弹性装置4设置在所述杠杆开关6下侧,所述弹性装置4设置在所述支座管13内,所述行程定位凹环5设置在所述支座管13外,所述行程定位凹环5正下方设有所述行程定位凸环3,所述行程开关8设置在所述支座管13外侧且相对于所述行程定位凹环5的另一侧,所述行程开关8与所述杠杆开关6通过所述行程定位连杆7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11上设有用于固定冲击钻的万能支架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忠飞,未经郑忠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02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质合金刀具
- 下一篇:一种管材自动打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