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碟形载人四旋翼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9854.0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7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隆;李刚;徐志鹏;郭晋阳;冯涵铄;王迪;付泽洲;王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金原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D3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人 四旋翼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器,具体涉及一种碟形载人四旋翼飞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直升机是单旋翼带尾桨布局,靠主旋翼旋转提供升力,尾桨高速旋转产生一个侧向推拉力,用于克服主桨产生的反扭矩。这种布局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可以很灵活地用来制造各种规格的直升机,操作也相对简单。但尾梁导致停放面积大,承载的尾梁和长距离的尾桨传动轴系易损伤,碰撞危险高,悬停性能不稳定,尾桨容易被异物损伤,造成重大事故,尾桨需耗用15%左右的发动机功率。
除了单旋翼直升机外,国内外很多科研机构也在研究开发多旋翼飞行器,如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纵列双旋翼式直升机、横列双旋翼式直升机、交叉双旋翼式直升机、倾转旋翼机等。
而近几年随着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动四旋翼小飞行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每个旋翼分别有一个单独的电机控制。但该类型飞行器主要用于航拍、航模飞行表演等。由于采用的是电力驱动模式,飞行器的马力和续航时间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目前还难以得到实用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续航能力强,可操作性和稳定性好,安全可靠,外表美观大方的碟形载人四旋翼飞行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碟形载人四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和起落架,所述机身的底部设置有动力舱,机身顶部设置有驾驶舱,所述动力舱的底部设置有起落架,所述机身的中央设置有分流传动齿轮箱,所述分流传递齿轮箱的输入轴与动力传动齿轮箱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动力传动齿轮箱的输入轴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发动机安装在机身底部,所述分流传动齿轮箱的四个输出端均设置有钢管梁,钢管梁的端部设置有旋翼齿轮箱,所述分流传动齿轮箱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轴与旋翼齿轮箱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传动轴位于钢管梁内部,所述旋翼齿轮箱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旋翼。
优选的,所述分流传动齿轮箱主要由上部箱体、下部箱体、输入轴和输出轴构成,所述输入轴穿过下部箱体延伸至上部箱体内部,且输入轴的端部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均布有四个从动齿轮,每个从动齿轮均安装在从动齿轮轴,所述从动齿轮轴安装在下部箱体内,从动齿轮轴通过锥齿轮与输出轴相连接,所述钢管梁安装在下部箱体上。
优选的,所述机身呈碟形结构,驾驶舱呈椭圆形结构,所述机身的圆周上设置有旋翼安装孔,所述旋翼位于旋翼安装孔内。
优选的,所述旋翼的桨距可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碟形结构设计,外表美观、大方,同时能够有效避免高速旋转的旋翼碰到周围的物体,提高飞行器的安全性能,周围的碟片结构可以降低空气的阻力,提供一定的升力,减小雷达的反射面积,并且具有很好的隐身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发动机驱动,续航能力强,通过离合器、动力传动齿轮箱传递给分流传动齿轮箱,然后经分流传动齿轮箱进行分流,在经过传动轴、旋翼齿轮箱驱动旋翼转动,有效调节传递速比方便了各个旋翼转向的调配,也缩短了传递路线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动的效率。
此外,传动轴安装在钢管梁内,四根钢管梁构成X型结构,钢管梁与分流传动齿轮箱连接可靠,能够有效保证传动系统的平稳、可靠的运行,同时还可以大大减轻机体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碟形载人四旋翼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碟形载人四旋翼飞行器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流传动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碟形载人四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1和起落架2,机身1的底部设置有动力舱3,机身1顶部设置有驾驶舱4,动力舱3的底部设置有起落架2,机身1的中央设置有分流传动齿轮箱5,分流传递齿轮箱5的输入轴与动力传动齿轮箱6的输出轴相连接,动力传动齿轮箱6的输入轴通过离合器7与发动机8的输出轴相连接,发动机8安装在机身底部,分流传动齿轮箱5的四个输出端均设置有钢管梁9,钢管梁9的端部设置有旋翼齿轮箱10,分流传动齿轮箱5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轴11与旋翼齿轮箱10的输入轴相连接,传动轴11位于钢管梁9内部,旋翼齿轮箱10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旋翼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金原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金原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98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