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安全性能电动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79305.3 | 申请日: | 2015-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9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 发明(设计)人: | 周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嘿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武清区下朱***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性能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安全性能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电动车作为绿色朝阳产业,在中国发展已有十年之久,在电动自行车方面,2010年底,中国电动自行车已经达到1.2亿辆,而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从能耗角度看,电动自行车只有摩托车的八分之一、小轿车的十二分之一,从占有空间看,一辆电动自行车占有的空间只有一般私家车的二十分之一,从发展趋势上看,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前景依然看好。电动自行车曾以其价廉、便捷、环保的功能优势,受到城市中低收入阶层青睐,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从研制开发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小批量投放市场,至目前以来的生产和销售,一直呈逐年大幅增长的势头,由于需求旺盛,近几年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一直保持跨越式增长。目前实际的使用的电动车设计并不理想、也不合理,使用者使用起来实施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设计不理想、实施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安全性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合金车架,所述铝合金车架一端连接有前叉,所述前叉的顶端连接有把立,所述把立上面设有车把,所述车把上设有刹把及把套,所述前叉的底端连接有前置电机,所述前置电机的一侧设有碟刹,所述碟刹位于前置电机与前叉之间,所述前叉的底端还设有火箭筒,所述前置电机连接有前轮,所述前轮的上面设有前泥瓦,所述铝合金车架上设有靠背及鞍座,所述靠背的一侧设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与靠背为一体设计,所述靠背内部设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内设有电池组,所述铝合金车架的另一端连接有后轮,所述后轮的一侧设有油刹,所述油刹位于后轮与铝合金车架之间,所述后轮的上面设有后泥瓦,所述后泥瓦与靠背为一体设计,所述靠背的一侧为弧形且与后泥瓦的外轮廓相吻合。
所述鞍座的高度为距离地面350mm-450mm。
所述前轮采用3.0电动车轮胎。
所述后轮采用沙滩车轮。
所述后轮的胎宽度是220mm,直径是540mm。
所述电池组采用48v/16am 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电池盒位于靠背的内部,控制盒位于靠背的侧面,电池盒、后轮泥瓦和控制器盒排列紧凑,节省空间和原材料,价格低,使用更加舒适,控制器盒可以当靠背,强调功能性与使用性共存。
2后轮采用油刹设计,刹车性能强,刹车速度快,刹车效果更好,安全性能高。
3电池可拆卸,可与车体分开,携带方便,方便骑行者的使用。
4前轮两侧使用表演车专用的火箭筒作为脚踏,骑行时双脚可放在上面,鞍座位于车架上,用于乘坐,是一种新型的骑行方式,给骑行者一种全新的骑行体验。
5采用铝合金车架,体积更轻,运输携带均十分便捷,为使用者提供方便。
6后轮宽度是220mm,直径是540mm,后轮粗稳定性强,更加便于骑行。
7后轮采用沙滩车轮胎,摩擦力大,安全性能高。
8本技术方案的创新主要在于设计理念,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骑行者的实际需要进行部件的尺寸选择,最终产品可为多种类型,款式多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套,2-刹把,3-车把,4-把立,5-前叉,6-前泥瓦,7-前轮,8-前置电机,9-火箭筒,10-铝合金车架,11-鞍座,12-控制盒,13-电池盒,14-后泥瓦,15-后轮,16-油刹,17-碟刹,18-靠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包括铝合金车架10,铝合金车架10一端连接有前叉5,前叉5的顶端连接有把立4,把立4上面设有车把3,车把3上设有刹把2及把套1,前叉5的底端连接有前置电机8,前置电机8的一侧设有碟刹17,碟刹17位于前置电机8与前叉5之间,前叉5的底端还设有火箭筒9,前置电机8连接有前轮7,前轮7的上面设有前泥瓦6,铝合金车架10上设有靠背18及鞍座11,靠背18的一侧设有控制盒12,控制盒12与靠背18为一体设计,靠背18内部设有电池盒13,电池盒13内设有电池组,铝合金车架10的另一端连接有后轮15,后轮15的一侧设有油刹16,油刹16位于后轮15与铝合金车架10之间,后轮15的上面设有后泥瓦14,后泥瓦14与靠背18为一体设计,靠背18的一侧为弧形且与后泥瓦14的外轮廓相吻合。
鞍座11的高度为距离地面350mm-450mm。
前轮7采用3.0电动车轮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嘿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嘿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93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电动立行车
- 下一篇:一种设有防夹手装置儿童自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