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77739.X | 申请日: | 2015-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2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郭飞;漆旭祥;庄才余;徐扬尊;王朝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易于装配的音频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线缆与连接器连接的方式主要为焊接、铆接或者压接。所谓铆接是指将金属端子的预定部位铆压卷曲使之包覆线缆金属导体的连接方式;所谓压接则通常是指将金属端子尖刺部分压入线缆的绝缘层,使之与内部金属导体电性导通的一种连接方式。如2009年3月4日公告的中国专利第CN201204261号及2012年7月11日公告的中国专利第CN202333250号两件专利文献,均揭示了一种线缆与连接器压接的技术,两者所揭示的各金属端子尖刺均由相邻设置的两个刺状部位组成,其两个刺状部位的排列方式均沿垂直于线缆中心轴方向,虽然保证了接触的可靠性,但占用较多的横向空间,不利于连接器的小型化。当金属端子较大时,如音频连接器通常采用较宽的金属端子,前述压接方式的缺陷更为突出,因此,业内通常选用焊接的方式连接音频端子,总所周知,焊接与压接相比,虽然更为可靠,但需要的制造程序更为繁琐,成本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易于装配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具有若干芯线的线缆及安装于线缆末端的连接器,所述芯线包括绝缘层以及导体,所述连接器包括本体、安装于本体内的若干端子、包覆于本体外的壳体、位于本体后方用于固定各芯线末端的盖体以及连接在盖体与本体之间的载体,所述端子包括向后暴露出本体的安装部。其中所述载体包括基部、自基部向前水平延伸并固定于本体上的连接部以及自基部向后水平延伸的板部,所述盖体向下延伸设有扣持于板部的连接臂,所述芯线与端子的安装部在盖体与板部之间电性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的安装部向上延伸设有夹刺,所述盖体设有若干收容各芯线的收容孔,盖体自上而下的安装于载体上的同时夹刺穿透收容孔中芯线的绝缘层与导体电性接触。
进一步地,夹刺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对齐的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
进一步地,所述载体的基部上设有若干容纳各端子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的安装部沿横向对齐成一排,所述板部设有收容各端子安装部的收容槽。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包括安装于本体内的固持部以及自固持部延伸出来并具有弹性的接触部,所述本体朝后开设有收容腔以容纳各接触部插入。
进一步地,所述基部竖直设置并抵靠于本体的后方以覆盖收容腔,所述连接部被固定于壳体与本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向前延伸设有柱状的对接埠,所述对接埠朝前开口设有一圆孔状对接空间,所述端子的接触部分布在对接埠的对接空间周边。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的连接臂末端设有卡钩,所述载体的板部上设有与卡钩配合的卡台以固持盖体。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为音频连接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易于装配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分解后的分解图。
图5是图4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77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