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停车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77671.5 | 申请日: | 2015-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4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达;刘子毅;刘时友;夏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静;刘时友 |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25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停车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管理控制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能够给出停车场内准确空车位信息的智能停车场。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私家车辆,当人们驾车外出到人流密集的地方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停车问题,由于这些地方大都有停车管制,如何快速准确地寻找附近具有停车位的停车场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停车场入口处都会显示其剩余车位,或者有相应的手机应用能够通知驾驶员哪个停车场还有车位,避免开车到处绕圈,但是即使车辆进入还有车位的停车场,仍然有一个问题存在,即驾驶员不太清楚空车位的大致位置,还需要在停车场里转悠寻找,这很浪费时间,因此需要对相应的停车系统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停车场停车系统不适合驾驶员准确寻找车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向驾驶员准确提供场内停车位置信息的智能停车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停车场,包括停车场入口、车辆停放区、停车场出口,在车辆停放区的每个停车位上设置的车位感应装置以及在停车场入口处设置的显示剩余车位信息的显示屏,所述停车场入口处设有入口道闸系统,所述停车场出口处设有出口道闸系统,还包括:车位指示板,其位于停车场入口处,设置有与每个停车位一一对应的若干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与车辆停放区每个停车位的区域位置相匹配;继电器触发模块,其根据输入端的高低电平信号控制指示灯开关;ZigBee无线组网传输模块,其用于将车位感应装置检测输出的(车位状态)高低电平信号无线发送到继电器触发模块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智能停车场,当车位感应装置检测到停车位上有车辆时(占用状态),其发出高低电平信号,然后通过ZigBee无线组网传输模块将高低电平信号发送到指示板上安装的继电器触发模块,该继电器触发模块根据接收到的高低电平信号控制电路的接通和断开,从而控制指示灯的亮或灭;由于指示板上的指示灯与每个停车位一一对应,因此指示灯的亮和灭都能够反应出相对应停车位的使用状态,再者指示灯相互之间的位置布局关系与车辆停放区每个停车位的实际位置相匹配,这样有利于驾驶员根据指示板上指示灯显示位置的信息快速找到没有使用的停车位(空闲状态)。
进一步限定,所述车位感应装置采用超声波探测或红外线探测。
进一步限定,所述车辆停放区的每个停车位前方设有车位灯,当车位感应装置检测到该停车位有车辆时,车位灯灭,当车位感应装置检测到该停车位无车辆时,车位灯亮。在车位灯能够指示出车辆停放区内停车位位置的情况下,对于一些较大的停车场来说,其更有利于驾驶员在车辆停放区快速找到停车位。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通过设置与停车位对应的指示板向驾驶员提供停车位信息,引导入场车辆快速准确地找到停车位,减少了驾驶人员寻找停车位的时间以及停车场内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停车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位指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智能停车场模块控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智能停车场,包括停车场入口1、车辆停放区2、停车场出口3、车位指示板44、继电器触发模块42、ZigBee无线组网传输模块5,所述车辆停放区2的每个停车位21上设置有车位感应装置21a,比如红外线传感器,在停车场入口1处设置有显示剩余车位信息(空车位数量)的显示屏(图中未示出),所述停车场入口1处和停车场出口3处分别设有入口道闸系统11和出口道闸系统31,所述车位指示板44位于停车场入口1处,其设置有与每个停车位21一一对应的若干指示灯41,同时指示灯41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与车辆停放区2每个停车位21的区域位置相匹配,比如车位指示板44上第一排若干指示灯41的显示情况反映车辆停放区2第一层所有停车位21的使用状态,其中第一排1A区域若干指示灯41的显示情况反映车辆停放区2第一层A区域所有停车位21的使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静;刘时友,未经欧静;刘时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76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