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供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6582.9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1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秦俊;施银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油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滑轨或丝杆的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生产时,通常会通过设备的丝杆或线性滑轨作为直线运动的主要承载体及导向体,再通过固定在滑轨或丝杆上设置的滑块实现各种作用。因此,对滑轨或丝杆及滑块的润滑保养非常重要,若没有进行及时的保养,则滑块会锈在滑轨或丝杆上滑不动,无法使用。
目前,对滑轨或丝杆的注油保养方式为在滑块上配装供油嘴供油。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图1绘示了现有技术的供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了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滑块10设置于滑轨20(或丝杆)上,供油嘴30设置于滑块10上,滑块10内部设有滚珠结构。通过对供油嘴30供油,使滑块10内部填充油而起到润滑保养的作用。然而,在装配成型后,由于需要对每一个滑块10上的供油嘴30进行供油,由于空间的限制,很难进行加油作业,给日常的保养带来了困难。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供油装置,以解决上述对滑轨或丝杆供油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油装置,该供油装置在对滑轨或丝杆进行供油时操作方便,能够解决供油困难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供油装置,其对设备的滑轨或丝杆进行供油,所述滑轨或丝杆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内部设有滚珠结构,所述供油装置包括:
接口,其设于所述滑块上;
连接块,其设于所述设备外部,所述连接块具有进油口及出油口;
供油嘴,其与所述进油口连接供油;
导油管,其一端与所述出油口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块上的接口。
可选地,所述接口为直线型接口或L型接口。
可选地,所述接口上设有螺牙,所述螺牙与导油管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进油口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连接块的两端,相应地所述供油嘴为两个。
可选地,所述供油装置还设有调节旋钮,其对应于所述导油管,调节所述导油管的流量。
可选地,所述出油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应地所述导油管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调节旋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可选地,所述供油装置还设有自动加油泵,所述自动加油泵与所述供油嘴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供油装置,通过将现有技术中滑块上的供油嘴更换为接口,在设备外部设置连接块,在连接块上设置供油嘴及导油管,不受空间的限制,便于实现手动或自动供油,解决了在对滑轨或丝杆进行供油时供油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绘示现有技术供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供油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供油装置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所示,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供油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供油装置,其对设备的滑轨200(或丝杆)进行供油,所述滑轨200(或丝杆)上设有滑块100,所述滑块100内部设有滚珠结构,所述供油装置包括:
接口300,其设于所述滑块100上;
连接块400,其设于所述设备外部,所述连接块400具有进油口及出油口;
供油嘴500,其与所述进油口连接供油;
导油管600,其一端与所述出油口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块100上的接口300。
其中,为了配合所述导油管600的位置,所述接口300为直线型接口或L型接口。
其中,所述接口300上设有螺牙,所述螺牙与导油管600相匹配。
其中,为了能够更快速地供油,所述进油口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连接块400的两端,相应地所述供油嘴500为两个。
其中,所述供油装置还设有调节旋钮700,其对应于所述导油管600,调节所述导油管600的流量,方便控制导油管600中油的流量。
其中,所述出油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应地所述导油管600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调节旋钮700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便于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滑块100进行集中供油,不仅能够节约时间,且可以分别调节各导油管600中油的流量。
请参阅图4所示,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供油装置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供油装置还设有自动加油泵800,所述自动加油泵800与所述供油嘴500连接,当需要供油时,自动加油泵800自动向供油嘴500中供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65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作架
- 下一篇:一种矿山作业支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