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免换水鱼缸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6567.4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0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毓;杨本寿;王璐;杨楚;肖永兵;周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珠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戎加富 |
地址: | 655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水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缸,尤其是一种生态免换水鱼缸。
背景技术
近年来,鱼缸作为一种装饰物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以前养鱼用的是简易鱼缸,需要定期更换缸水,而每次换水都会影响到鱼类生长,由于换水不当还会造成鱼类死亡,而且换水过程很麻烦。 后来,市场上又出现了一些带有过滤装置的鱼缸,在使用这些鱼缸时发现,由于这些过滤装置水路设计上的缺陷,鱼缸内的水很难形成有效的循环,从而在鱼缸的部分区域形成死角,久而久之,水质恶化,不能长期保持水质清澈,经过一段时间仍需换水,且无法准确判断换水时机,也可能导致鱼类死亡。还有就是由于这些装置没有安装微生物智能控制装置,不能及时监测水中微生物生化过程中的好氧和缺氧时间,因此,水泵需要每天24小时工作,水泵连续运行不间断,不仅电耗高,产生机械噪声,还易导致机器疲劳损坏,而引起维修费用的增加。因此,研制开发一种设计合理、能耗低、容易维护、省时省力,且能够长期保持水质清洁、透明、无菌、无负营养化的生态免换水鱼缸是客观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耗低、容易维护、省时省力,且能够长期保持水质清洁、透明、无菌、无负营养化的生态免换水鱼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缸体、过滤装置、进水管、出水管和上水泵,过滤装置位于缸体的下方,过滤装置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一级过滤池、二级过滤池、三级过滤池和净水池;一级过滤池、二级过滤池、三级过滤池之间设置有导流装置,导流装置由相互平行且相互间有间隙的一号导流板和二号导流板组成;一号导流板的顶边与过滤装置上端面平齐,底边与过滤装置底面间留有间隙;二号导流板底边与过滤装置底面密封连接,顶边低于过滤装置上端面;三级过滤池与净水池之间安装有二号导流板;出水管的出口与一级过滤池连接,上水泵安装在净水池中,进水管一端与上水泵连接,另一端设置在缸体上侧。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科学的导流和过流设计是保证鱼缸清洁的重要环节,由水位控制箱控制鱼缸内的总体水位,由导流板使水产生折流将流速提到最大,从而将鱼缸底部鱼类的存留粪便抽吸到水位控制箱上部的过滤棉上,上部保持一定量的水从上表面进入水位控制箱,又将鱼缸的进水管延伸到远离水位控制箱的一侧,依靠水的冲击力将表面鱼饵料中产生的浮油和漂浮物带入水位控制箱内,从而达到清洁水体的目的,同时下部设置三个内置不同滤料的过滤池,强大的过滤功能够充分除去水中杂质,清洁的水又经过安装在上水泵中的紫外线杀菌灯,将净化后水中残留的菌体彻底杀灭,保证鱼缸内水体无菌,真正地达到水质清洁、透明、无菌、无负营养化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容易维护,能耗低,省时省力,具有很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面剖视图。
图中:1-一级过滤池,2-出水管,3-缸体,4-进水管,5-水位控制箱,51-滤筒,52-漏斗口,53-筒形箱体,6-过滤棉,7-自动补水装置,8-上水泵,9-排污口,10-净水池,11-三级过滤池,12-一号导流板,13-二号导流板,14-微生物智能控制装置,15-二级过滤池,16-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缸体3、过滤装置、进水管4、出水管2和上水泵8,过滤装置位于缸体3的下方,过滤装置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一级过滤池1、二级过滤池15、三级过滤池11和净水池10;一级过滤池1、二级过滤池15、三级过滤池11之间设置有导流装置,导流装置由相互平行且相互间有间隙的一号导流板12和二号导流板13组成;一号导流板12的顶边与过滤装置上端面平齐,底边与过滤装置底面间留有间隙;二号导流板13底边与过滤装置底面密封连接,顶边低于过滤装置上端面;三级过滤池11与净水池10之间安装有二号导流板13;出水管2的出口与一级过滤池1连接,上水泵8安装在净水池10中,进水管4一端与上水泵8连接,另一端设置在缸体3上侧;缸体3的一侧安装有水位控制箱5,水位控制箱5包括滤筒51、筒形箱体53和漏斗口52,滤筒51安装在筒形箱体53的顶部,漏斗口52与出水管2的进水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珠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珠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65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