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用诊脉枕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76521.2 | 申请日: | 2015-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8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 发明(设计)人: | 姜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肿瘤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诊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科医疗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中医用诊脉枕。
背景技术
诊脉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是中医用来诊断病症的一种主要参照手段,因为人体的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而脉象的变化与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相关,病位浅在表则脉浮,病位深在里则脉沉;疾病性质属寒则脉迟,属热则脉数;邪气盛则脉实,正气虚则脉虚。脉诊在临床上,可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因此,诊脉对于中医来说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在中医进行脉诊的过程中,为了便于进行操作,通常都是让患者的手腕放在一个专门的脉枕上进行诊断。现有脉枕存在以下问题:1、对于一些特殊病人手臂会控制不住抖动,需要有人把持病人手臂,存在不便之处;2、孕妇经常出汗经常将汗滴落在脉枕上,这样会将脉枕污染影响下一位病人把脉卫生,并且,脉枕的表面不易拆洗和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用诊脉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用诊脉枕,包括手臂固定体和垫体,所述垫体具有用于放置患者手腕的腕部支撑体,腕部支撑体内填充有海绵层,腕部支撑体两侧连接有用于支撑医护人员手部的托起部,在托起部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垫体的底部设有增磨层,在增磨层上设有扁平凸耳,在垫体的海绵层上设有透气层,透气层的上方叠放有多块盖布,盖布的两侧通过捆扎绳与扁平凸耳固定连接;所述手臂固定体设置于垫体的一侧左侧,在手臂固定体的内部设有手臂穿孔,与手臂固定体相对应的垫体右侧上设有固定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臂固定体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手臂穿孔为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带为弹性材质的带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脉枕垫在使用时由于设置了透气层,因而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因此即使长时间的诊脉,也不会因为太热而出汗,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因温度聚集对脉象产生的影响,保证诊脉更加准确,另外,较低的温度不会使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不会因为手来回动影响诊脉效果,托起部及弹簧的设置,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手部的疲劳感;本实用新型中的手臂固定体能够将手臂固定,防止病人手臂晃动,使把脉准确,同时,设置固定带来与手臂固定体之间进行配合,使手臂得到更好的固定;本实用新型设置多层盖布并采用捆扎方式连接在脉枕的扁平凸耳上,表面盖布脏污后可以即时取下或者翻过去,拆下来的盖布可以统一清洗、消毒后再次使用,结构简单,方便拆洗,便于中医大夫准确的诊脉,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从各个方面进行人性化的考虑,避免了普通诊脉枕在使用时会出现的透气性不好、医护人员劳累、病人手部晃动影响诊断和诊脉枕表面不易清理等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中医用诊脉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中医用诊脉枕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垫体、2-腕部支撑体、3-海绵层、4-托起部、5-弹簧、6-透气层、7-增磨层、8-盖布、9-捆扎绳、10-扁平凸耳、11-手臂固定体、12-手臂穿孔、13-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肿瘤医院,未经青岛市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65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脉搏波传播速率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精确测温耳温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