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浓度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76027.6 | 申请日: | 2015-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9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 发明(设计)人: | 吕凯;朱金波;吴超;费之奎;白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9/36 | 分类号: | G01N9/36;G01N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浓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泥水浓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选煤厂浓缩机内煤泥水浓度的新型浓度壶。
背景技术
煤泥水浓度是湿法选煤过程中表示煤泥和水混合物中煤泥和水数量比值的一个重要参数。选煤各工艺环节的入料或产品均为不同比例的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煤泥水处理的许多作业,如脱水、浓缩、澄清等就本质上说是改变入料或产品的浓度。在湿法选煤过程中,大多数环节都要掌握浓度的变化,作为控制和调整工艺参数的依据;而对浓缩机浓缩、澄清环节而言,浓度更是必须严格控制和掌握的最终指标。在选煤厂连续试验和生产过程中,需快速测定浓缩机内煤泥水浓度,通常采用浓度壶法,但是将浓度壶投放浓缩机内部的过程中会对煤泥水流场产生扰流,而且浓度壶是敞口投放到浓缩机内部,因此造成检测精度不高的结果,难以正确指导生产。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研发出一种结构简单且检测精准的浓度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上述现象带来不良后果,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新型浓度壶,可以有效的解决精准检测浓缩机内煤泥水浓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浓度壶,包括圆筒圆锥型密封浓度壶体(体积为1L),所述壶体上端设有带刻度提手以及顶端一侧入料口,所述提手与壶体连接处设有壶体提手紧固槽,所述入料口外端设有上下位移盖板,底端设有盖板座,上端设有盖板位移卡槽,所述盖板上端设有控制盖板位移提手,所述提手与盖板连接处设有盖板提手紧固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壶体,2-盖板座,3-入料口,4-盖板卡槽,5-盖板,6-盖板提手紧固槽,7-盖板提手,8-壶体提手,9-壶体提手紧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再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结构及工作流程作以下描述:
一种新型浓度壶,包括圆筒圆锥型密封浓度壶体1(体积为1L),所述壶体上端设有带刻度提手8以及顶端一侧入料口3,所述提手与壶体连接处设有壶体提手紧固槽9,所述入料口外端设有上下位移盖板5,底端设有盖板座2,上端设有盖板位移卡槽4,所述盖板上端设有控制盖板位移提手7,所述提手与盖板连接处设有盖板提手紧固槽6。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第一步:盖板上移打开入料口,用清水进行反复冲洗以确保护壶体内部洁净。第二步:盖板下移密封入料口,待壶体表面擦拭干净后用秤称量壶体重量记为m1。第三步:带有刻度的壶体提手以及盖板提手分别用壶体提手紧固槽、盖板提手紧固槽与壶体、盖板连接。第四步:利用带有刻度的壶体提手,将壶体缓慢投放入指定深度液面并利用盖板提手将盖板上移打开入料口,待壶体盛满液体,再利用盖板提手将盖板下移密封入料口并提取出壶体。第五步:冲洗壶体表面粘附杂物并将壶体提手、盖板提手取下,待壶体表面擦拭干净后用秤进行称重记为m2。第六步:利用公式得出所需深度煤泥水的密度,再利用公式得出所需深度煤泥水的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60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泥浆测试记录仪
- 下一篇:一种轴承抗磨损性能试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