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的弧齿锥齿轮间间隙的检测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5666.0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2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杨裕才;晏晚君;曾奇;柳明正;段尧;古鹏;马威;閤栓;王鑫;邓颂明;李东洋;梁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7/02 | 分类号: | B25J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弧齿锥 齿轮 间间 检测 组件 | ||
1.一种机器人的弧齿锥齿轮间间隙的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机器人的第一弧齿锥齿轮和第二弧齿锥齿轮之间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治具(1),其具有第一定位面(15)、第二定位面(16)、第一检测面(11)和第二检测面(13),所述第一定位面(15)与第二定位面(16)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检测面(11)平行于所述第一定位面(15),所述第二检测面(13)平行于所述第二定位面(16),所述第一检测面(11)能够与所述第一弧齿锥齿轮的靠近第二弧齿锥齿轮轴线的端面贴合,且所述第二检测面(13)能够与所述第二弧齿锥齿轮的靠近第一弧齿锥齿轮轴线的端面贴合;
所述机器人的关节本体(2)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检测治具(1)的检测孔(21),所述检测孔(21)的内壁具有第三定位面(23)和第四定位面(24),所述第一定位面(15)与第三定位面(23)贴合且第二定位面(16)与第四定位面(24)贴合,同时所述第一检测面(11)与所述第一弧齿锥齿轮的靠近第二弧齿锥齿轮轴线的端面贴合且所述第二检测面(13)与所述第二弧齿锥齿轮的靠近第一弧齿锥齿轮轴线的端面贴合时,所述第一弧齿锥齿轮和第二弧齿锥齿轮之间的间隙符合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弧齿锥齿轮间间隙的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治具(1)还包括第五定位面(17)和第六定位面(14),所述第五定位面(17)与第一定位面(15)平行且所述第六定位面(14)与所述第二定位面(16)平行;
所述检测孔(21)的内壁还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五定位面(17)贴合的第七定位面(25)和能够与所述第六定位面(14)贴合的第八定位面(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的弧齿锥齿轮间间隙的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面(16)和第六定位面(14)均与第一定位面(15)连接,所述第二定位面(16)还与所述第五定位面(1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的弧齿锥齿轮间间隙的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面(11)距第五定位面(17)的距离小于其距第一定位面(15)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的弧齿锥齿轮间间隙的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面(13)距第六定位面(14)的距离小于其距第二定位面(16)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的弧齿锥齿轮间间隙的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检测面(11)、第二检测面(13)、第一定位面(15)、第二定位面(16)、第五定位面(17)和第六定位面(14)均为矩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的弧齿锥齿轮间间隙的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面(11)和第二检测面(13)之间通过内凹的弧面(1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的弧齿锥齿轮间间隙的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治具(1)为金属治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56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机器人智能材料的制作装置
- 下一篇:自动微调测试机的抓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