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束测试转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5605.4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1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趋势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地址: | 52387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束 测试 转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四芯、五芯集束连接器公头组件的电性能和天线电性能的集束测试转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束测试转接器每次测试时,都需要在其8个孔位置安装测试负载,这种安装测试方式,减慢了测试效率。另外,由于测试接头的磨损,测试负载的磨损,均直接抬高了测试成本,而且测试精度也无法保证。
中国专利CN 203288912 U公开了一种集束连接器测试用转接器,包括SMA转接器,该测试用转接器还包括螺套、轴状基体和压板;所述基体安装在所述螺套的螺孔内,该基体沿轴向开设有若干个用于穿入所述SMA转接器的通孔,所述SMA转接器通过述压板压紧在所述基体的通孔内。所述基体的通孔优选有五个,在基体的轴端上还设有五条凹槽,SMA转接器轴身上的轴肩防转平面卡入所述基体的凹槽内。
但是该转接器在转接时依然很麻烦,转接后的测试精度也有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转接方便、测试精度高的集束测试转接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束测试转接器,所述集束测试转接器设置有相互卡合的公头和母头,所述公头内设置有围绕所述公头的圆周均匀分布的公头通孔,所述公头通孔内插设有负载,在对应于母头的公头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定位珠;所述母头内设置有母头通孔,所述母头通孔的位置与所述公头通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母头通孔内插设有弹簧和接触pin针,在所述弹簧的压力下,所述接触pin针向所述公头通孔方向挤压并与所述负载电连接;所述母头还设置有若干个凹孔,所述凹孔的位置与所述定位珠的位置相对应以使定位珠可卡入所述凹孔内并使所述公头与母头能够精确定位。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束测试转接器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公头与母头可旋转螺纹连接。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束测试转接器的结构简单、转接方便,在需要转接的时候,只需相对旋转公头与母头,转接非常容易、测试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束测试转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束测试转接器的组合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四芯集束测试转接器的母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五芯集束测试转接器的母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公头1、公头通孔11、负载12、定位珠13、母头2、公头通孔21、弹簧22、接触pin针23、凹孔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员能够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首先,请同时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束测试转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束测试转接器的组合结构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束测试转接器设置有相互卡合的公头1和母头2,公头1内设置有围绕公头1的圆周均匀分布的公头通孔11,公头通孔11内插设有负载12,在对应于母头2的公头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定位珠13。母头2内设置有母头通孔21,母头通孔21的位置与公头通孔11的位置相对应(如图3和图4所示),母头通孔21内插设有弹簧22和接触pin针23,在弹簧22的压力下,接触pin针23向公头通孔11方向挤压并与负载12电连接,同时,母头2还设置有若干个凹孔24,凹孔24的位置与定位珠13的位置相对应,以使定位珠13卡入凹孔24内,使公头1与母头2能够精确定位。由此可见,当本实用新型的集束测试转接器需要转接的时候,只需相对旋转公头1与母头2即可,使得转接非常容易,而且测试精度也很高。
为了便于公头1与母头2的卡合连接,公头1与母头2可旋转螺纹连接,从而便于公头1与母头2之间的旋转对接。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趋势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趋势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56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