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防露固定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75154.4 | 申请日: | 2015-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1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仁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仁志 |
| 主分类号: | E04C5/20 | 分类号: | E04C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建筑用固定块,尤指一种可简易夹持于钢筋上固定,用以使钢筋与模板保持适当间距,以避免混凝土灌浆后发生钢筋外露的钢筋防露固定块。
背景技术
一般建筑物的梁柱、墙壁和楼板内部常使用钢筋作为支撑补强,而于钢筋架设完成后,先以模板包覆,再灌入混凝土,形成混凝土结构体。在架设钢筋时,为了使钢筋和模板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避免钢筋在水泥灌注完成后外露于水泥表面,导致外观修饰成本的增加,一般的作业是另较细的铁条或垫块插置在模板和钢筋之间作为顶撑,使钢筋与其模板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灌注完成后发生钢筋外露的情形。
上述以细铁条或垫块插设在模板和钢筋之间的作法,不仅相当麻烦不便,且细铁条或垫块的固定性不佳,经常发生完成混凝土灌浆后,铁条一端外露而需要再修剪或垫块脱落而露出钢筋的情形。
是以,有业者创作出一种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359560号的「钢筋防露固定体」实用新型专利案,其固定体具有一由水泥系材料制成可供支撑钢筋的本体,该本体的一端面设有凹槽,使钢筋可以置入凹槽内部,该本体并设有一可用以束缚钢筋的束系带;由此,以束系带束紧架设于凹槽内部的钢筋,能够避免钢筋在灌浆过程中或于灌浆完成后的捣实作业而脱落,使灌铸完成的混凝土结构体,钢筋和外墙面能保持在一距离而不会外露,以提升建筑物的安全质量。然而,由于其是于固定体的本体设有束系带,使用时通过束系带束缚架设于固定体凹槽内的钢筋,使固定体与钢筋间形成固定,因而每一个固定体使用时,均需进行一次由束系带缠绕捆绑束缚架设于钢筋上的动作,如此,不仅使用上相当麻烦不便,并且费时费力,不符合实用性及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有鉴于现有的钢筋防露固定体,使用时需进行缠绕捆绑束系带的束缚动作,耗费时间及体力,工时成本增加,是以思及实用新型的意念,经多方探讨与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后,终推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其使用时供钢筋由固定块两弹性长形体的开口置入容置空间内夹持,使固定块与钢筋间形成固定,因而使用动作简易方便,省时省力,工时成本降低,符合实用性及经济效益。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筋防露固定块,固定块具有一供支撑钢筋的本体,该本体的一端设置一靠抵部,另一端设置一抵撑部,该本体接近靠抵部的相对两侧往靠抵部方向延伸有对称的两弹性长形体,该两弹性长形体呈弯曲状,远离本体一端形成一具有导引部的开口,靠近本体处形成一与开口相接的容置空间,并且该两弹性长形体于容置空间靠近开口处设有两夹持部,而能够凭借两弹性长形体本身的弹性,供钢筋由开口置入容置空间内,以该两夹持部配合靠抵部夹持于钢筋上固定。
所述的钢筋防露固定块,其中,该本体是由水泥系材料制成。
所述的钢筋防露固定块,其中,该本体的靠抵部为平面状。
所述的钢筋防露固定块,其中,该本体的靠抵部为凹弧状。
所述的钢筋防露固定块,其中,该本体的抵撑部为渐缩的尖状。
所述的钢筋防露固定块,其中,该两弹性长形体为金属或塑料材质。
所述的钢筋防露固定块,其中,该两弹性长形体为圆杆体或长片体。
所述的钢筋防露固定块,其中,该两弹性长形体的夹持部为点状。
所述的钢筋防露固定块,其中,该两弹性长形体的夹持部为弯弧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以该两夹持部与靠抵部形成三点式夹持于钢筋上固定,及以该本体的抵撑部抵撑模板,能够避免钢筋在灌浆过程中或于灌浆完成后的捣实作业而脱落,使灌铸完成的混凝土结构体,钢筋和外墙面能保持在一距离而不会外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供钢筋通过开口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设于钢筋上并与模板抵撑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面图;
图7为又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仁志,未经刘仁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51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真生态景观屋顶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