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混合基质及肥料施用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4551.X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9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磊;朱力;彭方丽;顾岑;陈松树;汪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5/02 | 分类号: | A01C15/02;A01G9/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混合 基质 肥料 施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小型混合基质及肥料施用仪,属于农业科研用施用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农业科员人员在研究农作物的生理生化过程中,经常需要做不同基质试验和肥料试验,配制不同基质,譬如说不同育苗基质对作物出苗质量的影响,一般育苗基质有石英砂,细土,蛭石,有些还需要添加有机肥,通常在育苗试验中需要把各种育苗基质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再装在育苗盘或者花盆里,做育苗试验,这种施肥操作方式为科学研究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第一,基质搅拌不均匀;第二,若基质中添加了有机肥,则基质中营养分布随机性太大,对育苗结果产生一定影响;第三,各种培养基质容易产生大量粉尘,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带来一定影响,做肥料试验时,经常需要不同肥料配比施肥,按照传统的施肥方式,大多采用称取定量的不同肥料于容器,手动大致搅拌均匀,再用手抓取肥料撒于实验小区,既不能保证肥料施用均匀,又会对施肥者手部带来一定危害,所以现有的农业科研用施用仪还是不够完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直接用手搅拌并施用混合基质和肥料,提高工作效率及试验准确性的一种小型混合基质及肥料施用仪,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小型混合基质及肥料施用仪,包括施肥壶、施肥壶上设置的提手和把手,在施肥壶的壶口处设置有壶盖,在壶盖的中部设置有深入施肥壶内并且可旋转的连杆,在施肥壶内并在连杆上设置有2~4个扇形搅拌器,在施肥壶外并在连杆的端头连接有搅拌器摇杆,在施肥壶的底部设置有施肥转盘,在施肥转盘上设置有施肥孔和调节手柄,在施肥转盘的底部连接有漏斗,在漏斗的底部设置有锥形盖子。
在施肥转盘的底部以及漏斗的顶部设置有能相互连接的螺纹。
在施肥壶的底部设置放置施肥转盘的开口。
所述施肥转盘由上下两个转盘连接组成,在上下两个转盘上分别设置有8~20个施肥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施肥时,首先将需要混合的肥料或基质倒入施肥壶内,盖上壶盖,通过搅拌器摇杆带动扇形搅拌器对基质均匀搅拌,然后通过旋转施肥转盘上的调节手柄,对施肥量进行调节控制,肥料便会从施肥转盘上的施肥孔落下;需要小面积施肥、单株施肥或填充育苗盘时,则将漏斗安装到施肥转盘下端,然后通过旋转施肥转盘上的调节手柄,对施肥量进行调节控制,肥料便会从漏斗下端开口处落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而且具有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减少科研人员手部伤害,极大提高了实验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精确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施肥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施肥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施肥壶,2-壶盖,3-连杆,4-扇形搅拌器,5-搅拌器摇杆,6-施肥转盘,7-施肥孔,8-调节手柄,9-螺纹,10-开口,11-提手,12-把手,13-漏斗,14-锥形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小型混合基质及肥料施用仪,包括施肥壶1、施肥壶1上设置的提手11和把手12,在施肥壶1的壶口处设置有壶盖2,在壶盖2的中部设置有深入施肥壶内并且可旋转的连杆3,在施肥壶内并在连杆3上设置有2~4个扇形搅拌器4,在施肥壶外并在连杆3的端头连接有搅拌器摇杆5,在施肥壶1的底部设置有施肥转盘6,在施肥转盘6上设置有施肥孔7和调节手柄8,在施肥转盘6的底部连接有漏斗13,在漏斗13的底部设置有锥形盖子14。
在施肥转盘6的底部以及漏斗13的顶部设置有能相互连接的螺纹9。
在施肥壶1的底部设置放置施肥转盘6的开口10。
所述施肥转盘6由上下两个转盘连接组成,在上下两个转盘上分别设置有8~20个施肥孔7。
本实用新型施肥壶1采用透明塑料材质,重量轻,方便观察。
扇形搅拌器4为现有的叶片式搅拌器,能充分搅拌有机肥。
漏斗13和锥形帽14采用塑料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45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施肥设备
- 下一篇:手扶式插秧机的插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