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注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4176.9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1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毅;申海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房屋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王成毅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E02D5/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06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注浆 预应力 混凝土 空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注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属于预应力空心桩生产及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预应力空心桩具有工地机械化施工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现场整洁,可以避免发生钻孔灌注桩工地泥浆满地流的脏污情况,也不会出现人工挖孔桩工地到处抽水和堆土运土的忙乱景象,桩身强度高等优点。但由于预应力空心桩桩身光滑,桩端直径较小等因素造成桩与土的摩阻力较小,桩端承载力有限等不利因素。往往使得其较高的桩身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从而增加桩基数量,在工程上造成一定的浪费。同时增加打桩数量又会增强挤土效应,造成对沉桩施工和周边建构筑物的不利影响。
后注浆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桩基的承载力,据资料显示后注浆技术对桩身摩阻力提高幅度约为1.2~1.8倍,对桩端端阻力提高幅度约为2~4倍。后注浆技术几乎适用于各种地质土层及强、中风化岩层,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在灌注桩施工中,后注浆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成熟可靠,经济效益显著。但在预应力空心桩中尚未得到推广和应用,大大限制了后注浆技术的运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注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将后注浆技术运用到预应力空心桩的施工中能有效提高预应力空心桩的桩身摩阻力和端阻力,使预应力空心桩的桩身强度得到充分的利用,达到节约工程造价,减少预应力空心桩施工中产生的不利因素的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后注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包括若干个空心桩单元,后注浆桩尖,桩顶注浆管连接件;每个空心桩单元包括下端板、上端板、后注浆下连接件、后注浆上连接件、注浆管、密封垫圈和密封油膏;所述下端板固定在空心桩单元桩体的底部,所述后注浆下连接件安装在下端板的中心孔内,并通过密封垫圈和密封油膏密封,在下端板的侧壁上对称固定两个桩身注浆阀与空心桩单元的桩体外部联通;所述上端板固定在空心桩单元桩体的顶部,上端板的中心孔处设有注浆管导管,所述后注浆上连接件安装在上端板的中心孔内,并通过密封垫圈和密封油膏密封,所述注浆管一端与后注浆上连接件固定,另一端固定在后注浆下连接件上,所述注浆管与两个连接件之间产生一个预拉力,使得两个连接件与上下端板分别顶紧,以更好的密封;所述下端板的下部设有密封凸缘,所述上端板的上部设有对应的密封凹槽,每两个空心桩单元进行接桩时,密封凸缘卡入密封凹槽中进行密封,在两个空心桩单元之间形成一个内凹的盆状或漏斗形注浆空间;所述后注浆桩尖固定在最底端空心桩单元的底部,在后注浆桩尖上开有桩端注浆阀;最顶端的空心桩单元的上端板上连接桩顶注浆管连接件,所述桩顶注浆管连接件连接外部注浆管;所述桩顶注浆管连接件上设置止回阀防止浆液回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实质性特点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注浆管采用机械连接,对传统工程桩的生产工艺影响较小,使用传统的工程桩生产设备就可以用于新型工程桩的生产,减少了项目初期的投入成本。只对传统预应力空心桩的端板和桩尖进行很小的修改,不改变桩身的结构设计,不影响桩身的强度,可以直接利用传统预应力空心桩的图集,设计参数等,为新型管桩的设计和推广都带来很大的方便。将后注浆技术运用到预应力空心桩中,能将单桩承载力提高40%~100%,使预应力空心桩的桩身强度得到充分发挥;降低桩基密度,减小挤土效应,降低了对沉桩施工和周边建构筑物的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在仅对传统的桩基生产及施工工艺做很小的修改的情况下,有效的将预应力空心桩和后注浆技术的优点相结合。既充分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和施工设备,减小了投入成本,又能大幅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挤土效应,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后注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后注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端板详图。
图3注浆管连接件详图。
图4桩顶注浆管连接件详图。
图5后注浆桩尖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房屋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王成毅,未经上海市房屋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王成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41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液用停滴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减小侧摩阻力的预制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