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闭式层析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4109.7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9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群;宋光杰;葛燕青;刘欣;朱延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山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15/22 | 分类号: | B01D15/22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式 层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层析柱,具体为一种密闭式层析柱。
背景技术
在用层析柱提纯物质时,为保障流动相能够顺利流下,层析柱上面的缓冲瓶需要开口,这样就造成流动相挥发,又由于流动相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致使流动相各成分挥发程度不同,造成流动相中各成分比例的改变,使提纯效果降低;也造成了流动相的浪费;同时挥发的流动相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另一方面,经层析柱后滴下的溶液也会挥发,同样会造成浪费和对人身体健康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密闭式层析柱,保障了层析柱提纯的效果,减少了流动相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闭式层析柱,包含有磨口塞、缓冲瓶、层析柱、接液瓶、橡皮塞,所述层析柱上方连接缓冲瓶,所述缓冲瓶上部通过磨口塞封口,所述层析柱下部连接接液瓶,所述接液瓶通过橡皮塞封口;所述缓冲瓶侧部开口,所述层析柱下部出液口处设置为双层,外层开口,所述缓冲瓶的开口与层析柱下部出液口的开口通过橡皮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橡皮管将上下两个开口连起来,这样就使系统上下的压力相等,在缓冲瓶用磨口塞塞住的情况下,流动相也能流下;在层析柱下部溶液流出口处套上一个打孔的橡皮塞,橡皮塞的大小与下面接液瓶相配;将上面磨口塞与缓冲瓶连接,下面橡皮塞和接液瓶相连,用橡皮管将缓冲瓶上部和层析柱下部的接口相连,整个系统就是密闭的,而橡皮管将上下连接起来,保障了流动相的顺利流下,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提纯过程环境是密闭的,有效的避免了流动相及流出溶液的挥发,从而使流动相各成分比例的稳定,保障了层析柱提纯的效果;减少了流动相的浪费;减少了流动相及流出溶液中的成分因挥发对人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一种密闭式层析柱,包含有磨口塞1、缓冲瓶2、层析柱4、接液瓶6、橡皮塞5,所述层析柱4上方连接缓冲瓶2,所述缓冲瓶2上部通过磨口塞1封口,所述层析柱4下部连接接液瓶6,所述接液瓶6通过橡皮塞5封口;所述缓冲瓶2侧部开口,所述层析柱4下部出液口处设置为双层,外层开口,所述缓冲瓶2的开口与层析柱4下部出液口的开口通过橡皮管5连接。
将要提纯的溶液均匀慢慢的滴加到装好的层析柱4上,接液瓶6与层析柱4下面的橡皮塞5相连,打开层析柱4下面的旋塞,要提纯的溶液向下流动,直到溶液液面要接触到硅胶面时,缓慢的加流动相,直到要接触到层析柱4的磨口处时,安装上缓冲瓶2,缓慢的将缓冲瓶2里加入一定量的流动相,盖上磨口塞1,用橡皮管3将缓冲瓶2上部的接口和层析柱4下部的接口相连,这样就使提纯过程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了,达到了使流动相各成分比例稳定、减少流动相的浪费、减少流动相及流出溶液中的成分因挥发对人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的目的。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山医学院,未经泰山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41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青少年特膳牡丹籽营养调和油
- 下一篇:用作奶酪替代品的蛋白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