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式结构钢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3695.3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9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陈涛;刘新金;谢春萍;徐伯俊;苏旭中;张洪;朱预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7/60 | 分类号: | D01H7/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式 结构 钢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纺纱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复式结构钢领。
背景技术
环锭纺纱过程中,纱线的加捻与卷绕是由钢领与钢丝圈共同完成的,这是环锭纺细纱机主要特点之一。在纺纱过程中钢领与钢丝圈相互配合实现对纱线的加捻成形,其作用好坏直接影响到成纱质量和生产效率。一般细纱机上钢领均采用单层轨道结构,其加捻过程是由钢丝圈到加捻三角区处一步完成的,往往使得成纱强力过高,纱线扭矩过大,影响成纱质量。同时,从纺中低支纱换纺高支纱时又需要重新更换钢领,影响纺纱效率。
针对此,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复式结构钢领,该复式钢领由上钢领与下钢领焊接而成,上钢领直径大,下钢领直径小,首先在更换纺纱支数由中低支纱线变高支纱线时无需重新更换钢领,可以单独使用上钢领或者单独使用下钢领,提高纺纱效率。其次,也可以上下钢领同时使用,将纱线分别穿过下钢领和上钢领上的钢丝圈,在纺纱过程中由于上钢领直径比下钢领直径大,所以纱线加捻时在上钢领处会产生纱线加捻滞后现象,使得上钢领到加捻三角区部分的纱线加捻时没有完全加捻,没达到原先的捻回数,降低纱线扭矩,而从上钢领到下钢领处纱线继续完成加捻,从而实现了分步加捻,提高了成纱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复式结构钢领,通过上钢领与下钢领,实现了由原先的一步加捻方式变为分步加捻方式,降低纱线扭矩,提高成纱质量,同时也可单独使用上钢领或下钢领,使得在纺由中低支纱线变高支纱线时无需重新更换钢领,提高纺纱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式结构钢领,包括上钢领和下钢领,所述上钢领和下钢领之间由三根金属棒焊接固定,所述上钢领和下钢领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上钢领和下钢领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所述上钢领轨道直径在40mm-50mm之间,所述下钢领轨道直径在35mm-45mm之间,所述上钢领与下钢领之间平面间距在2mm-30mm之间。
在纺纱过程中,将本实用新型的钢领安装固定在钢领板上,在上钢领和下钢领上分别加装钢丝圈。在纺纱时纱线分别经过两钢丝圈实现分步加捻,降低纱线扭矩,提高成纱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式结构钢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上钢领,2为下钢领,3为上钢领的钢丝圈,4为下钢领的钢丝圈,5为金属棒。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一种复式结构钢领,包括上钢领1和下钢领2,上钢领1和下钢领2之间由三根金属棒5焊接固定,上钢领1和下钢领2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上钢领1和下钢领2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上钢领1轨道直径在40mm-50mm之间,下钢领2轨道直径在35mm-45mm之间,上钢领1与下钢领2之间平面间距在2mm-30mm之间,上钢领1和下钢领2上分别安装钢丝圈3与钢丝圈4。
使用时,首先将复式结构钢领底座安装固定在钢领板上,纺纱时,将纱管中的引纱先通过下钢领2上的钢丝圈4,再从内部通过上钢领1上的钢丝圈3,最后与前钳口处的须条连接,纺纱过程中两钢丝圈都沿着钢领转动,由于上钢领1直径比下钢领2直径偏大,所以纱线加捻时在上钢领处会产生纱线加捻滞后现象,使得上钢领1到加捻三角区部分的纱线加捻时没有完全加捻,没达到原先的捻回数,降低纱线扭矩,而从上钢领1到下钢领2处纱线继续完成加捻,从而实现了分步加捻,最后使纱线卷绕在纱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36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并纱机
- 下一篇:定尺寸自反复豪猪式开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