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从前端处理生物污泥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3644.0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9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梁卫国;高黎晨;黄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黎晨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端 处理 生物 污泥 有机 废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前端处理生物污泥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有机废水处理常采用预处理+主体处理+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流程,而主体处理单元常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处理工艺。在对有机废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厌氧剩余污泥及好氧剩余污泥,在过去几十年中,人们一直是“重水轻泥”,近年来,污泥处理逐渐被重视,但大多是未端的处理,即将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收集起来储存在污泥浓缩池,然后通过污泥脱水设备如带式压滤机、离心脱水机或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然后外运处置,处置的方式有填埋、焚烧或资源化处理。图1为当前常用的有机废水处理(处理规模300m3/d、进水CODcr=80000mg/L、出水CODcr<50mg/L)的系统结构及主体工艺流程示意图。
该污泥处理流程存在如下问题:1)污泥产量大,厌氧反应器去除率按75%计,好氧反应池采用鼓风曝气系统,整个处理系统每天产生含水率为80%的泥饼22.5吨,污泥产量较大,污泥含水率高,热值低,而泥饼的处置方式为本厂内焚烧,给垃圾焚烧系统增加了较大的负担;2)污泥处理过程有臭味产生;3)污泥处理系统较复杂,污泥处理系统包括进料泵,污泥脱水机,空气压缩机及其配套空气源净化系统,加药调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污泥脱水机房,污泥运输设备等,系统复杂,对操作管理人员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出现上述技术缺陷的从前端处理生物污泥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从前端处理生物污泥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投配池、厌氧反应器、好氧反应池和二沉池,其中,所述调节池、投配池、厌氧反应器和二沉池依次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厌氧反应器为高效中温厌氧反应器,所述好氧反应池内设置有BIO一体化污水污泥净化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厌氧反应器内设置有布水器和三相分离器。
进一步地,所述BIO一体化污水污泥净化设备包括微生物反应器和曝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对每一个产泥单元进行了改造,使其不产生污泥或只产生少量污泥,将剩余污泥出口设置在厌氧反应器底部,以颗粒污泥的形式外排,可作为其它处理厂厌氧反应器的接种污泥,从而省却了污泥处理系统,精简了系统结构,并可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的厌氧反应器为节能单元,负责降解来水大部分有机物,好氧单元采用一体化设备,单台设备装机只有约2.3kW,系统运行费用低;污水处理系统不产生臭味,设备噪音小,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周边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当前常用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及主体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及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从前端处理生物污泥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投配池、厌氧反应器、好氧反应池和二沉池,其中,所述调节池、投配池、厌氧反应器和二沉池依次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厌氧反应器为高效中温厌氧反应器,所述厌氧反应器内设置有布水器和三相分离器,所述好氧反应池内设置有BIO一体化污水污泥净化设备。有机废水依次经过调节池、投配池、厌氧反应器、好氧反应池和二沉池,然后经过膜处理后再消毒回用,在该过程中,二沉池中的少量剩余污泥可回流至系统前面的投配池,作进一步的消解处理。
厌氧反应器采用高效中温厌氧反应器,合理选择处理负荷,精心设计核心部件布水器及三相分离器,污水温度控制在33~35℃,处理效率可由原来的75%提升至85%以上。厌氧反应器为节能单元,去除了污水中大部分的有机物,减轻了好氧池的处理负荷,而且污泥产率低,去除有机物的污泥产率只有5%,与好氧单元去除COD污泥产率60%相比,厌氧单元只是好氧单元的1/12,提升了厌氧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可以从源头上实现污泥减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黎晨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黎晨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36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