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舞龙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3594.6 | 申请日: | 2015-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7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汝雷;张德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H7/00 | 分类号: | A63H7/00;A63J9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舞龙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舞龙器具。
背景技术
传统舞龙运动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路,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把“龙”作为吉祥之物,在节庆、贺喜、祝福、驱邪、祭神、庙会等期间,都有舞“龙”的习俗。
通过练习舞龙,可以舒展筋骨,活动四肢,练习身体全面协调性,技击爆发力等。传统舞龙器具需要多人表演,是集体项目,少一人则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舞龙器具,该器具一个人使用就可以进行表演。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舞龙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龙杆和龙带,所述龙杆连接龙带,所述龙带为一端开口的袋体,所述龙带由龙头、龙身和龙尾构成,所述龙头、龙身和龙尾依次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龙头的一端设置有风口,所述龙头的风口通过软绳、锁扣链与龙杆一端连接。
所述风口内侧设置有箍环,用于支撑风口。
龙带的龙头套在龙身外侧,龙身一端开口,龙身的开口端穿入龙头内与箍环连接,人手持龙杆牵动龙带飞舞,空气从龙头的风口进入龙身内,空气将龙身充满,即具有饱满的龙体形状。
龙头一端与箍环连接作为固定端,另一端套在龙身之外,为自由端,自由端制有齿边,舞龙器具舞动过程中,龙头的自由端可随风灵动,齿边可增加舞龙器具舞动过程中的灵动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舞龙器具,使用更加方便,舞动更加自由、美观、大方,流畅、有灵气、有动感,舞龙器具使用者在运动中既锻炼了身体又从中找到到美感;使用过程中可即兴发挥,也可以按照一定的套路进行编排,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舞龙器具传承了中华武术内功心法,沾、連、粘、随、绵、揉、顺、借等特点。通过长期舞龙练习对颈部、肩部、腰部、胯部及全身各个关节达到全面运动,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经络打通、心情舒畅的效果,并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舞龙器具,包括龙杆1和龙带,龙杆1连接龙带4,龙带4为一端开口的袋体,龙带4由龙头41、龙身42和龙尾43构成,龙头41、龙身42和龙尾43依次连接成一个整体,龙头41的一端设置有风口,龙头41的风口通过软绳3、锁扣链2与龙杆1一端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师范学院,未经阜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35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语音控制相对定高飞行的玩具遥控飞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制音乐蛋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