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流体力学试验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3307.1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7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敬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敬觉 |
主分类号: | G09B23/12 | 分类号: | G09B2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流体力学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具,尤其是一种便携式流体力学试验箱。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代大学生所需求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以及科学理论的不断更新替换,轻便简易的实验箱成为了课堂上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流体力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很多现象或概念较难被学习者所认识和理解。同时,目前市面上所出售的流体力学实验设备,往往都因为体积过于庞大导致流体力学这门课程,并不能在课堂上为大家展示各类现象及概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携式流体力学试验箱,该便携式流体力学实验箱,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和观察现象方便等优点,可以在课堂上作为辅助教具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流体力学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上套筒、下套筒、工具盒、调节阀、接头、流量计、有机玻璃直管、连接软管、第一潜水泵、第二潜水泵、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构成。所述的上套筒和下套筒为聚丙烯板材,上套筒和下套筒可相套连接构成试验箱;所述的第一潜水泵通过接头和连接软管与有机玻璃直管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潜水泵通过接头和连接软管与有机玻璃直管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开关通过导线与第一潜水泵相连接,控制第一潜水泵的工作状态;所述的第二开关通过导线与第二潜水泵相连接,控制第二潜水泵的工作状态;所述的流量计通过接头和连接软管与有机玻璃直管相连接;所述的调节阀通过接头和连接软管与流量计相连接,调节阀可调节有机玻璃直管内液体的流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式流体力学实验箱,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和观察现象方便等优点,可以在课堂上作为辅助教具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入工具盒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工具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下套筒相套连接示意图。
图5是试验装置装入上、下套筒组合筒中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1-上套筒、2-下套筒、3-工具盒、4-调节阀、5-接头、6-流量计、7-有机玻璃直管、8-连接软管、9-第一潜水泵、10-第二潜水泵、11-第一开关、12-第二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便携式流体力学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上套筒、下套筒、工具盒、调节阀、接头、流量计、有机玻璃直管、连接软管、第一潜水泵、第二潜水泵、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构成。所述的上套筒和下套筒为聚丙烯板材,上套筒和下套筒可相套连接构成试验箱;所述的第一潜水泵通过接头和连接软管与有机玻璃直管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潜水泵通过接头和连接软管与有机玻璃直管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开关通过导线与第一潜水泵相连接,控制第一潜水泵的工作状态;所述的第二开关通过导线与第二潜水泵相连接,控制第二潜水泵的工作状态;所述的流量计通过接头和连接软管与有机玻璃直管相连接;所述的调节阀通过接头和连接软管与流量计相连接,调节阀可调节有机玻璃直管内液体的流速。
在图1、图2、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当在课堂上若需要进行试验时,取出本实用新型,抽离上套筒和下套筒,并将无色水注入至上套筒,将滴有红色墨水的水注入下套筒中,同时分别将第一潜水泵和第二潜水泵放置于注有液体的上套筒和下套筒中。这时打开第一开关,利用无色水将有机玻璃直管内的空气排出,当有机玻璃直管中无空气时关闭第一开关;关闭第一开关后打开第二开关,这时观察有机玻璃直管红色液体的流态,并利用流量计读出此时红色液体的流速;通过调节阀调节红色液体的流速,观察有机玻璃直管红色液体的流态变化,并利用流量计读出此时红色液体的流速。当试验结束后,取出第一潜水泵和第二潜水泵,将液体倒出,将试验装置放置于工具盒,并将工具盒插装入由上套筒、下套筒组成的试验箱中。
本实用新型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直观的表达了流体力学中层流、紊流等相关知识点的概念及层流、紊流与液体流速之间的关系。可以在课堂上作为辅助教具使用。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敬觉,未经陈敬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3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老年人腿脚无力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空化演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