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头单体负压腹腔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2643.4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0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63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头 单体 腹腔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引流装置,特别是一种多头单体负压腹腔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整个腹部外科中,肝叶切除手术、胆肠吻合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胃大部切除、腹膜后巨大肿块切除等都是比较常规的手术,手术创面多不止一处,术后均需创面引流,而现有的做法是医护人员在手术区域放置2-3枚引流管,每根引流管都是单独在病人腹壁戳孔引出,这样不仅增加了病人的伤害和痛苦,还给病人带来了不便,比如翻身容易扯到引流管,甚至容易导致引流管不慎脱出,有的病人因为身体两侧都有引流管,左右翻身怕不小心把引流管扯出,就大多时间是平躺,本身年龄大、手术创伤就容易形成血栓,这样病人自主减少术后活动,就更加剧了血栓的形成。还有术后有的病人走路时吊着2-3个袋子,既增加病人心理负担,又造成行动不便。还有就是现在的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方法在病人拔管时,需要多次拔管,无法做到“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一次同时拔出所有腹腔引流管,所以现有的腹腔引流装置还是不够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以将身体内不同部位的引流液分开观察,不易误导病情、减少病人痛苦、节约医疗器材的一种多头单体负压腹腔引流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构成如下:一种多头单体负压腹腔引流装置,腹腔引流装置由腹腔引流袋和腹腔引流管连接组成,在腹腔引流袋内设置有2~3个腹腔引流区,在腹腔引流袋的袋口设置有腹腔引流管,在腹腔引流管的管内设置有2~3个能与腹腔引流区相连通的腹腔引流分管。
所述的腹腔引流管上设置有导流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身体内不同部位的引流液通过腹腔引流管分别流入到相对应的腹腔引流袋的腹腔引流区内,这样方便医护人员分开观察,不易误导病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优点,而且设计巧妙、将身体内不同部位的引流液分开观察,不易误导病情等优点。同时很多术后病人,病情允许时是可以同时拔出腹腔内所有引流管的,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的设计就可以一次拔出所有引流管,避免病人忍受多次拔管所带来的额外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腹腔引流袋,2-腹腔引流管,3-腹腔引流区,5-腹腔引流分管,6-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一种多头单体负压腹腔引流装置,腹腔引流装置由腹腔引流袋1和腹腔引流管2连接组成,在腹腔引流袋1内设置有2~3个腹腔引流区3,在腹腔引流袋1的袋口设置有腹腔引流管2,在腹腔引流管2的管内设置有2~3个能与腹腔引流区3相连通的腹腔引流分管5。
所述的腹腔引流管2上设置有导流孔6。
在患者手术创面多不止一处,而且术后均需创面引流的,医护人员将腹腔引流管2插入到人体内后,在腹腔引流管2内的2~3根腹腔引流分管5分别对准患者的患处,这样的设计就可以一次拔出所有引流管,避免病人忍受多次拔管所带来的额外痛苦,而且身体内不同部位的引流液可以分开流入到相对应的腹腔引流袋1的腹腔引流区3内,这样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观察,不易误导病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2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设有海绵骨架的按摩腰带
- 下一篇:3D揉捏加热按摩机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