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车及卡车的底盘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2068.8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8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瑾;王凯峰;章健国;居刚;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7/02 | 分类号: | B60R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姜溯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车 底盘 润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卡车及卡车的底盘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道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重型卡车的数量也在同步快速增长,重型卡车底盘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运营效率、寿命及成本。
重型卡车的底盘上存在15~50个需经常添加润滑脂的运动副,如转向拉杆球头、上下横臂球销、钢板弹簧销等等,这些运动副比较分散,而且由于卡车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导致这些运动副可能长期工作在恶劣环境中。运动副润滑不良的话将可能导致摩擦面金属变异,导致底盘的寿命缩短。
现有技术中运动副的润滑方式为手工润滑方式,即人工定期通过黄油枪加注润滑脂。人工加注的不足之处在于,注脂量不易控制,油脂过多,摩擦副会因散热困难而受损,会产生附加热量、污染和浪费等;油脂过少,摩擦副易因干摩擦而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车及卡车的底盘润滑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注脂量不易控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车的底盘润滑系统,包括:
油泵,其进油口与润滑油箱相连;
主油管;
定量分配器,所述油泵的出油口通过所述主油管连接所述定量分配器的进油口;
分油管,所述分油管的一端与所述定量分配器的出油口相连,所述分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卡车上的润滑点相连;
控制器,与所述油泵和所述定量分配器有线或无线连接。
上述的底盘润滑系统,所述油泵的出油管路上设置有溢流阀。
上述的底盘润滑系统,所述油泵的出油管路上设置有卸荷阀。
上述的底盘润滑系统,所述主油管中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上述的底盘润滑系统,所述分油管中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上述的底盘润滑系统,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一空心螺钉,所述主油管为第一刚性管道,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一空心螺钉依次外套于所述第一刚性管道上,所述第一刚性管道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一空心螺钉与所述油泵连接。
上述的底盘润滑系统,还包括第二密封件、第二空心螺钉和第一衬套,所述主油管为第一柔性管道,所述衬套内套于与所述主油管上,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第二空心螺钉依次外套于所述主油管上,所述主油管通过所述第二密封件和第二空心螺钉与所述油泵连接。
上述的底盘润滑系统,还包括第三密封件、第三空心螺钉和第二衬套,所述分油管为第二柔性管道,所述第二衬套内套于与所述分油管上,所述第三密封件和所述第三空心螺钉依次外套于所述分油管上,所述分油管通过所述第三密封件和第三空心螺钉与所述油泵连接。
一种卡车,包括多个润滑点,还包括上述的底盘润滑系统,所述分油管与所述润滑点一一对应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盘润滑系统,控制器定期启动油泵和定量分配器,油泵通过主油管向定量分配器输送润滑油,定量分配器定量的将润滑油通过分油管输送到各润滑点,由此定时定量的完成了润滑油的加注,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手动加注,解决了注脂量不易控制的问题。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效果:
节省人工,定时定量的自动润滑节省了人工;同时良好的润滑也将减少故障的发生,降低相应的维修费用;
延长润滑部件寿命,全封闭管路能够阻止外界污物进入运动副,降低各润滑部件的磨损,可有效延长润滑部件寿命;
节约燃油成本,润滑系统能确保所有润滑点强制性定时定量精确获得洁净油脂,润滑效果有保障,车辆运行轻捷,节约燃油成本。
节约润滑脂成本。
由于上述底盘润滑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底盘润滑系统的卡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盘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油泵的液压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定量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刚性管道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20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舞蹈鞋
- 下一篇: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