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康复辅助自理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2062.0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2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勇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 44263 | 代理人: | 丁敬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康复 辅助 自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行动不便的人提供的康复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康复辅助自理车。
【背景技术】
中国慢慢步入老龄社会,加之子女工作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这些行动不便的亲人,对于这些行动不便的人,往往没有更适应他们自己使用的康复辅助自理工具,即使有相关健身设备,也会受到场地的限制或者还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使得行动不便的人不能够进行很好的康复辅助自理运动,这些人长时间做在轮椅上或躺在床上,有可能导致肌肉萎缩,从而逐渐丧失运动能力,这样更不利于恢复健康,会使病情加重。因此,对于这些行动不便的患者,给他们提供一款康复辅助自理装置,使他们能保持必要的运动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康复辅助自理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康复辅助自理车,所述康复辅助自理车包括底部U型框架,在所述U型框架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四根支撑杆,在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扶杆,在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二扶杆,所述U型框架下方设置有车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扶杆和支撑杆形成的第一立框与所述第二扶杆和支撑杆形成的第二立框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第一扶杆下方与底部U型框架之间设有第一辅助支撑杆,在第二扶杆下方与底部U型框架之间设有第二辅助支撑杆,在第一扶杆和第二扶杆之间设有倒U型的第三扶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与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部U型框架为一整根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部U型框架包括底部第一连接杆、底部第二连接杆和用于连接所述底部第一连接杆和所述底部第二连接杆的底部第三连接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底部第一连接杆和所述底部第三连接杆交汇处设置有第一脚踏板;
在所述底部第二连接杆和所述底部第三连接杆交汇处设置有第二脚踏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扶杆和所述第二扶杆上套装有防滑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三扶杆上套装有防滑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轮为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康复辅助自理车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在不需要他人护理的情况下给行动不便的人提供了一种可以自主使用的康复辅助装置,使他们能保持必要的运动,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康复辅助自理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康复辅助自理车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康复辅助自理车,所述康复辅助自理车包括底部U型框架101、支撑杆102、103、104、105、第一扶杆106和第二扶杆107,所述底部框架呈U型框架,行动不便的人可以从U型开口进入到康复辅助自理车内,在所述底部U型框架101的边角和前端向上设置有四根支撑杆,其中,支撑杆102与支撑杆103之间设置有第一扶杆106,支撑杆105与支撑杆104之间设置有第二扶杆107,在所述支撑杆102与所述支撑杆105之间或所述第一扶杆106与第二扶杆107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08,在本图1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108设置在了所述支撑杆102与所述支撑杆105之间,在所述底部U型框架101的边角和前端的下方设置有车轮109。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部U型框架101包括底部第一连接杆1011、底部第二连接杆1012和用于连接所述底部第一连接杆1011和所述底部第二连接杆1012的底部第三连接杆1013,所述底部第一连接杆1011、底部第二连接杆1012和底部第三连接杆1013呈U型框架,所述底部第一连接杆1011、底部第二连接杆1012和底部第三连接杆1013也可以设计成一体成型的U型框架。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的U型框架可以是圆弧U型结构也可以设计成直角U型结构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其他形状,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图1的实施例中,即将U型框架设计成了直角U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勇,未经张海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20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肢康复理疗仪
- 下一篇:CT/MRI检查床可调式专用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