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动车组头车底架端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172041.9 | 申请日: | 2015-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5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邓海;王超;王成强;唐金康;许娜;于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F1/10 | 分类号: | B61F1/10 |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 地址: | 13006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动车 组头 车底 架端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客车头车底架端部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安装吸能车钩及防爬器的头车底架端部结构。
背景技术
头车底架端部做为整车重要部件,在运行中承担车钩纵向和横向力的传递,对强度要求较高。同时为保证动车组具有足够的安全性,需满足36km/h碰撞的能量吸收。以往的的头车端部结构安装的车钩无法满足36km/h碰撞的能量吸收。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带膨胀管的车钩,该车钩在碰撞后膨胀管吸收能量。为了适应新型车钩的安装以及防爬器的安装,开发一种新的头车底架端部结构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安装吸能车钩和吸能防爬结构的头车底架端部结构,在满足车体纵向力的传递,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的同时,满足吸能车钩的安装,车钩座在碰撞过程中剪切,保证防爬结构啮合,满足碰撞吸能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速动车组头车底架端部结构,包括横向地板型材、纵横型材梁、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加强板后面连接两块车钩立板,加强板上开有圆孔用于穿过车钩的膨胀管,车钩立板上端凸出的立柱为型腔结构,下部开有管线穿过孔,车钩立板之间焊接有托板。
车钩立板底部后下角向内凹进,便于焊接开闭机构支架并使焊接后开闭支架机构与车钩立板两侧面平齐。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车钩立板与车钩座连接,车钩的膨胀管穿过加强板上的圆孔,当碰撞发生时,车钩座剪切与车钩整体向后平移,膨胀管膨胀吸收能量,当膨胀管行程完成后,加强立板两侧的防爬器啮合,防爬器内部装有铝蜂窝材料,铝蜂窝压溃吸收能量,通过此两级吸能,使高速动车组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满足欧洲标准的吸能防爬结构安装。通过整体受力底架端部结构,满足强度要求,焊接工艺简单,较少的工装即可实现产品结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横向地板型材1、纵向型材梁2、4及横向型材梁3、加强板6,加强板后面连接两块车钩立板7,加强板上开有圆孔5用于穿过车钩的膨胀管,车钩立板上端凸出的立柱8为型腔结构,用于安装车钩座,车钩立板外侧柱面上开有安装孔9,安装车钩座,车钩立板下部开有管线穿过孔14,用于安装气动管路等设施。车钩立板之间焊接有托板10,用于车钩发生碰撞时拖住车钩,保证车钩座在动车组碰撞时剪切并顺利后退,同时托板具有加强作用,保证车钩立板具有足够的强度。车钩立板底部后下角11处向内凹进,便于焊接开闭机构支架12并使焊接后开闭支架机构与车钩立板两侧面平齐,开闭机构支架之间设支撑梁13。
安装时,车钩的膨胀管穿过加强板上的圆孔,然后再穿过车钩座,将车钩座通过车钩立板上型腔结构的立柱及车钩立板外侧柱面上的安装孔与车钩立板连接固定,车钩立板两外侧加强板上安装防爬器。当碰撞发生时,车钩座剪切与车钩整体向后平移,膨胀管膨胀吸收能量,当膨胀管行程结束后,防爬器啮合,防爬器开始吸收能量,为保证防爬器全部压溃吸收足够的能量,车钩还需继续后退,此时必须连同车钩座同时后退,而车钩钩头过大无法从车钩座中间圆孔通过剪切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20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