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双通道胃动力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1894.0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2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庞宇;李章勇;王伟;李捷;吴强;赵何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海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53 | 分类号: | A61B5/053;A61B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36 重庆市南岸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双通道 动力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信号采集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便携式双通道胃动力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胃肠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世界胃肠疾病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10%~12%。据我国权威机构统计。全国13亿人口中胃肠疾病发病率为11.43%。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活节奏变化,工作压力增大,胃肠疾病发生率还在逐年增加。
我国50%的胃肠疾病与胃动力异常相关,胃部疾病总是从胃动力失调开始,向恶性方向发展,并一直伴随胃动力异常。胃动力失常是胃肠疾病的源头之一,从源头上检测、评估胃肠疾病,实现恶性胃肠疾病的“三早”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在,正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创、有效、操作方便、多功能的胃动力检测设备;本实用新型提出将无创生物阻抗信号和胃电信号同步检测,提取消化过程中胃内电-机活动的胃动力参数,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无创的胃动力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胃动力检测设备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双通道胃动力检测设备,包括一对信号采集电极(11)和一对激励电极(12),其中,所述的激励电极(12)连接恒流源单元(20),用于产生恒流源电场;
所述的信号采集电极(11)分别和通道1和通道2相连接,所述的通道1和通道2分别和主控芯片(30)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1为阻抗通道,所述的通道2为胃电通道,所述的主控芯片(30)用于信号的AD转换、数据分析、参数图谱显示、和数据存储。
所述的激励电极和信号采集电极贴放位置:第一激励电极端放在剑突与肚脐连线的上三分之一处,背面同一水平位置与脊柱左侧6cm处,放置第一信号采集电极,第二信号采集放置在剑突与肚脐连线的中垂线与经左乳头向下垂直线的交点处,第二激励电极放置在该水平位置的背面,脊柱左侧2cm处。
所述的恒流源单元(20)输出频率为50~100kHz,输出电流小于2mA。
所述的通道1是对所述的阻抗信号进行放大、解调和滤波处理。
所述的通道2是对所述的胃电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
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所述的胃动力检测设备还包括信号隔离部分和电源隔离部分,其中,所述的信号隔离部分采用的是医用级光耦隔离芯片,所述的电源隔离部分采用的是医用级DCDC隔离芯片。
为了使用方便,便于携带,所述的胃动力检测设备还包括电源部分,其中,所述的电源部分可外接适配器供电,也可采用电池供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双通道的胃动力检测设备,通过双通道同步采集生物阻抗信号和胃电信号,计算出相关胃动力参数,评估胃动力的状况,实现了一种无创、有效、操作方便、多功能的胃动力检测手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胃动力检测设备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胃动力检测设备在具体实施例中恒流源单元的电路设计。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胃动力检测设备的电极贴放位置。
图4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胃动力检测设备在具体实施例中通道1中放大电路的设计。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胃动力检测设备在具体实施例中解调电路设计。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胃动力检测设备在具体实施例中通道1滤波电路设计。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胃动力检测设备在具体实施例中通道2的电路设计。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胃动力检测设备在具体实施例中主控芯片(30)的设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双通道胃动力检测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一对信号采集电极(11)和一对激励电极(12),其中,所述的激励电极(12)连接恒流源单元(20),用于产生恒流源电场,激励阻抗信号。
所述的信号采集电极(11)分别和通道1和通道2相连接,所述的通道1和通道2分别和主控芯片(30)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1为阻抗通道,所述的通道2为胃电通道,所述的主控芯片(30)用于信号的AD转换、数据分析、参数图谱显示、和数据存储。
所述的恒流源单元(20)输出频率为50~100kHz,输出电流小于2mA。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恒流源单元(20)采用了集成函数发生器ICL8038为正弦波发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海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海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18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