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烧器用筒、密封构件以及燃气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1869.2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4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岸田宏明;永井宜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3R3/52 | 分类号: | F23R3/52;F23R3/42;F02C7/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器用 密封 构件 以及 燃气轮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用筒、密封构件以及燃气轮机。
背景技术
在燃气轮机中,在燃烧器中将通过压缩机加压后的空气与燃料混合,产生高温的流体即燃烧气体,向交替配设有静叶片以及动叶片的涡轮的燃烧气体流路内导入该燃烧气体。通过在燃烧气体流路内流通的燃烧气体使动叶片以及转子旋转,将燃烧气体的能量作为旋转能量而输出,并且向压缩机、发电机给予旋转驱动力。
在燃气轮机的燃烧器中,用于将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输送至涡轮的尾筒、内筒等部件以在周向上邻接的方式配置为环状。在燃烧器中设置有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用于防止外壳内的冷却空气从在周向上邻接的部件彼此之间向燃烧气体流路侧泄漏。
作为这样的燃烧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邻接的尾筒彼此之间使用沿周向延伸的刷状的密封构件的构造。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尾筒中,邻接的出口部分的凸缘端部形成为在周向上相互啮合的凹凸状。通过在该凸缘端部的形成为凹凸状的部分设置在周向上突出的刷状的密封构件,由此对邻接的尾筒彼此之间进行密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097518号公报
然而,在安装在周向上突出的刷式密封件的情况下,需要在邻接的尾筒彼此的缝隙设置用于确保安装刷式密封件的区域的恒定间隔。然而,由于为了确保安装刷式密封件的区域而将邻接的尾筒彼此的缝隙设为恒定间隔,因而难以缩窄邻接的尾筒彼此的缝隙而提高密封性。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确保基于刷式密封件的密封性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性的燃烧器用筒、密封构件以及燃气轮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以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的燃烧器用筒通过在转子轴的周围沿所述转子轴的周向邻接地设置有多个而配置成环状,且在内部流动有燃烧气体并将该燃烧气体输送至涡轮,其中,所述燃烧器用筒具备:筒主体,其沿着轴线延伸;第一凸缘部,其形成于所述筒主体的所述燃烧气体的流通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从设置于所述筒主体且朝向所述周向的第一外侧面突出,且与设置于所述筒主体且朝向所述转子轴的径向的第二外侧面相比向所述径向突出并延伸;以及刷式密封件,其安装在设置于所述第一凸缘部且朝向所述流通方向的下游侧的密封件安装面上,且在所述燃烧器用筒与在所述周向上邻接的其他燃烧器用筒之间,利用朝向所述流通方向的下游侧突出的刷部进行密封。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在与筒主体的第二外侧面相比向径向突出并延伸的第一凸缘部设置刷式密封件,能够对所述燃烧器用筒与在周向上邻接的其他燃烧器用筒的第一凸缘部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另外,通过使用具有朝向流通方向的下游侧突出的刷部的刷式密封件,能够在流通方向上确保用于安装刷式密封件的区域。因此,能够缩窄所述燃烧器筒与在周向上邻接的其他燃烧器用筒之间的周向的缝隙。
在第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的燃烧器用筒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具有:第二凸缘部,其从所述第二外侧面突出;以及突起部,其将所述第一凸缘部、所述第二凸缘部与所述筒主体连接起来,所述第二凸缘部具有朝向所述流通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二上游端面,所述第一凸缘部配置在与所述第二上游端面相比靠所述流通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且具有朝向所述流通方向的上游侧的第一上游端面,所述突起部使所述第一上游端面和所述第二上游端面与所述筒主体相连。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突起部使第一凸缘部的从第二外侧面突出的部分和第二凸缘部与筒主体相连。因此,能够提高第一凸缘部的从第二外侧面突出的部分的强度。
在第二方式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的燃烧器用筒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突起部形成为,在从所述流通方向的上游侧观察时,与所述径向内侧的所述第二凸缘部的所述周向的逆时针方向侧的端部面对面。
在第二方式或第三方式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式的燃烧机用筒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突起部具有:突起面,其在从所述流通方向的上游侧观察时,与所述第二外侧面平行;以及突起弯曲面,其将所述筒主体与所述突起面连接起来,且朝向所述筒主体侧弯曲,所述突起部在从所述流通方向的上游侧观察时,自所述第一凸缘部起的所述周向上的长度为60mm以上且80mm以下,从所述突起面到所述筒主体的所述径向上的长度为9mm以上且10mm以下,所述突起弯曲面的半径形成为45mm以上且75mm以下。
根据这样的结构,例如能够在普通大小的尾筒这样的燃烧器用筒上,在合适的位置以合适的尺寸设置突起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18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商用燃气灶的烟气回收节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烟气余热回收节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