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型隧道照明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1500.1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8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兵;陈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隧道 照明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型隧道照明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公路网络的发展,隧道也变得越来越多,而隧道照明的控制也越来越对公路行车安全造成重要影响,现有的公路隧道内的照明灯均通过普通照明的方式工作,即隧道内所有的照明灯都按照同一工作模式工作,也就是说所有的照明灯的工作亮度相当(由于照明灯的个体以及照明控制设备的差异,存在亮度不等,但是亮度差值很小),但是现有的工作方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隧道的入口一侧的隧道外的环境光大于隧道内的照明强度,那么车辆刚进入隧道的短时间内或者即将进入隧道内时,隧道就相当于一个“黑洞”,司机不能观察洞内的行车环境,如果隧道的入口一侧的隧道外的环境光小于隧道内的照明强度,那么车辆刚进入隧道的短时间内或者即将进入隧道内时,司机会出现炫光现象,同样不能够观察隧道内的行车环境,当然,隧道的出口侧也是同样的现象,在上述的情况下,经常造成行车事故,并且也是隧道事故高发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公路隧道照明灯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消除车辆进入隧道或者驶出隧道时出现的“黑洞”或者炫光现象,能够保证司机能够准确适应隧道的照明环境,准确观察行车环境,大大减少隧道行车的交通事故发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型隧道照明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消除车辆进入隧道或者驶出隧道时出现的“黑洞”或者炫光现象,能够保证司机能够准确适应隧道的照明环境,准确观察行车环境,大大减少隧道行车的交通事故发生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型隧道照明控制系统,包括照明单元、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以及照明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包括设置于隧道入口处的第一环境光传感器以及与所述第一环境光传感器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处理单元,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包括设置于隧道出口处的第二环境光传感器以及与所述第二环境光传感器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向照明单元输出控制信号;所述照明单元至少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沿隧道的行车方向依次设置并形成第一照明段、中间照明段和第二照明段,所述第一照明段的照明灯亮度根据入口处的环境光强度逐渐增大到设定照明亮度或逐渐减小到设定亮度,所述第二照明段的照明灯亮度根据出口处的环境光强度依次由设定照明亮度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到出口处设定的照明亮度,所述中间照明段按照设定的照明亮度工作。
进一步,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前置处理电路、与第一前置处理电路输出端连接的第一比较电路和与第一比较电路输出端连接的第一中央处理电路,所述第一前置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环境光传感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中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比较电路将第一环境光传感器输出的环境光强度值与设定的照明亮度比较,确定环境光-设定照明亮度差值,所述第一处理电路根据环境光-设定照明亮度差值与照明变化等级真值表对比,确定第一照明段的照明灯亮度变化等级并将该变化等级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照明灯亮度变化等级控制第一照明段的照明灯发光。
进一步,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包括第二前置处理电路、与第二前置处理电路输出端连接的第二比较电路和与第二比较电路输出端连接的第二中央处理电路,所述第二前置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二环境光传感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中央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比较电路将第二环境光传感器输出的环境光强度值与设定的照明亮度比较,确定环境光-设定照明亮度差值,所述第二处理电路根据环境光-设定照明亮度差值与照明变化等级真值表对比,确定第二照明段的照明灯亮度变化等级并将该变化等级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照明灯亮度变化等级控制第二照明段的照明灯发光。
进一步,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隧道环境信息获取模块,所述隧道环境信息获取模块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隧道环境信息获取模块通过无线方式与气象服务器连接并获取当前隧道附近的气象参数,所述气象参数至少包括隧道附近的空气能见度参数。
进一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无线方式与交通管理服务器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1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闪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LED健康照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