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体喷水推进浮油回收船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1054.4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8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斌;孙志辉;于洪来;周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欧森海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B63B1/12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刘明锋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水 推进 浮油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溢油回收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体喷水推进浮油回收船。
背景技术
现有海上或湖泊出现溢油现象,都是采用在岸边或海上布置围油栏的方式,先将溢油围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通过围油栏的作用,将溢油逐步归整,故该种方式需要布防围油栏,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用于江河湖泊、海上等区域水面溢油应急处置,双机、双固定螺旋桨推进的双体喷水推进浮油回收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体喷水推进浮油回收船,包括双体船船体、收油装置、喷水推进装置、驾驶室,驾驶室设置在双体船船体甲板上,收油装置设置在双体船船体中后部;所述的双体船船体由两个单体船通过连接桥固定连接而成,每个单体船船体尾部设置舵机舱、主机舱,每个单体船船体艏部两外表面呈球面相交;所述的喷水推进装置由喷水推进器与主机组成,喷水推进器与设置在主机舱内的主机通过轴系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单体船艏部特殊结构,该双体船艏部自身开口扩大,收油作业时的扫油面积增大,无需使用围油栏或扫油臂,减少工作量。
优选的,污油回收舱设置在单体船船体内部,用来盛装水面回收污油。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水域溢油事故应急反应处置速度快,扫油面积大,同时减少了使用围油栏或扫油臂,机动灵活,减少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 双体船船体 11、单体船 111、舵机舱 112、主机舱 113、回收舱 2、收油装置 3、喷水推进装置 31、喷水推进器 32、主机 4、驾驶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双体船船体1、收油装置2、喷水推进装置3、驾驶室4,驾驶室4设置在双体船船体1甲板上,驾驶室4内的操作台设有操纵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实现对在舵机舱111内舵机的控制,收油装置2设置在双体船船体1中后部,具体工作过程为:未收油工作时,该装置处于提升状态离开水面,保证双体船以较快的速度行驶,当准备收油时,利用自身动力站驱动作用下带动钢丝绳运动,该装置利用导向轮在导轨上滑动,下放至水中,可进行溢油回收,收油完毕后,利用驱动装置带动钢丝绳,通过滑轮改变钢丝绳的方向将该装置提升。
双体船船体1由两个单体船11通过连接桥12固定连接而成,每个单体船11船体尾部设置舵机舱111、主机舱112,主机设置在主机舱112内,每个单体船11船体艏部两外表面呈球面相交;
喷水推进装置3由喷水推进器31与主机32组成,喷水推进器31与设置在主机舱112内的主机通过轴系连接。
另外,污油回收舱113设置在单体船11船体内部,当然还可拖带浮动油囊等移动储存装置进行污油储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欧森海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欧森海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10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休闲划艇
- 下一篇:一种用于船舶分段合拢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