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定模斜顶带碰穿位侧抽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0343.2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3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梁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定模斜顶带碰穿位侧抽芯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注塑模具定模斜顶带碰穿位侧抽芯机构。
背景技术
若塑料件在定模侧和动模侧都制有倒钩的结构,已有技术通常是在动模侧的上、下顶针板上设置滑座,滑座上设置滑块,滑块连接斜顶针,在模具开模时通过上、下顶针板带动斜顶针将塑料件顶出的同时,斜顶针向一侧滑动抽出倒钩,而定模侧倒钩由于受到模具结构限制,通常只能将倒钩的弯曲幅度和深度做小,再通过强脱直接脱出定模侧的倒钩,因此定模侧倒钩容易出现拉断等情况,导致产品报废,另外由于产品的需要,不能将定模侧倒钩的弯曲幅度和深度做小,已有技术则无法脱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有利于脱出塑料件动模侧和定模侧的倒钩,结构简单,脱模顺利,保证产品质量的注塑模具定模斜顶带碰穿位侧抽芯机构。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定模斜顶带碰穿位侧抽芯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复板和下复板,在上复板中设置定位圈,上复板下设置垫板,垫板下设置定模,定模中设置浇口衬套,在下复板中开有穿孔,下复板上设置模脚,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置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注射机顶杆穿过穿孔与下顶针板相接触,上、下顶针板上设置直顶针和滑座,滑座上设置滑块,滑块连接动模侧斜顶针,动模侧斜顶针上制有凸筋,在模脚上设置动模,动模与定模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塑料件上制有上倒钩和下立板,下立板上开有卡孔,卡孔与动模侧斜顶针的凸筋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中开有斜导孔,斜导孔中设置定模侧斜顶块,定模侧斜顶块上制有凸块,凸块与塑料件的上倒钩相配合,在斜导孔上安装固定座,固定座中开有导向孔,导向孔中设置限位导杆,限位导杆的一头制有限位板,限位导杆另一头连接定模侧斜顶块,在限位导杆外设置顶出弹簧,顶出弹簧一头与固定座相接触,另一头与定模侧斜顶块相接触,所述的动模上制有碰穿位,碰穿位与定模侧斜顶块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定模斜顶带碰穿位侧抽芯机构,当塑料件注塑成型后,下复板带动模脚、动模、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动模侧斜顶针、直顶针和塑料件一同向后移动,使模具开模,与此同时,顶出弹簧在回复力的作用下推动定模侧斜顶块,定模侧斜顶块随着塑料件同步向后移动,定模侧斜顶块带动限位导杆向后移动,定模侧斜顶块在向后移动的同时沿着斜导孔倾斜的方向向内侧抽出塑料件的上倒钩,当限位板与固定座相接触时,限位板对限位导杆限位,限位导杆拉住定模侧斜顶块停止向后移动,而下复板带动模脚、动模、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动模侧斜顶针、直顶针和塑料件继续向后移动,当下顶针板与注射机顶杆相接触时,注射机顶杆顶住下顶针板、上顶针板停止移动,上、下顶针板顶住直顶针和滑座停止移动,直顶针和滑座上的动模侧斜顶针顶住塑料件停止移动,从而使塑料件脱出动模,在动模侧斜顶针顶住塑料件脱出动模的同时,动模向后移动,动模与动模侧斜顶针配合,使动模侧斜顶针和滑块向内侧滑动脱出塑料件的卡孔,此时塑料件便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落入收集箱中,完成脱模,而在合模时,碰穿位与定模侧斜顶块的下端面相接触,由碰穿位推动定模侧斜顶块完成复位。本方案注塑模具定模斜顶带碰穿位侧抽芯机构,通过在定模一侧设置定模侧斜顶块、限位导杆、固定座和顶出弹簧,使塑料件位于定模一侧倒钩能顺利抽芯,保证产品质量,而在动模上制有碰穿位,碰穿位的高度与塑料件的厚度一致,由碰穿位推动定模侧斜顶块合模复位,结构简单,定模侧斜顶块复位准确。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定模斜顶带碰穿位侧抽芯机构,所述的上复板中开有通孔,限位导杆和限位板穿过通孔。在合模状态,限位导杆和限位板伸到通孔中,可缩短定模的高度,从而减少制造定模所需的材料,降低模具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注塑模具定模斜顶带碰穿位侧抽芯机构合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定模侧斜顶块脱出上倒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注塑模具定模斜顶带碰穿位侧抽芯机构开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定模斜顶带碰穿位侧抽芯机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上复板1和下复板2,在上复板中设置定位圈3,上复板下设置垫板4,垫板下设置定模5,定模中设置浇口衬套6,在下复板2中开有穿孔7,下复板上设置模脚8,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置上顶针板9和下顶针板10,注射机顶杆11穿过穿孔7与下顶针板10相接触,上、下顶针板上设置直顶针12和滑座13,滑座上设置滑块14,滑块连接动模侧斜顶针15,动模侧斜顶针上制有凸筋16,在模脚上设置动模17,动模与定模5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18,塑料件上制有上倒钩19和下立板20,下立板上开有卡孔21,卡孔与动模侧斜顶针15的凸筋16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5中开有斜导孔22,斜导孔中设置定模侧斜顶块23,定模侧斜顶块上制有凸块24,凸块与塑料件18的上倒钩19相配合,在斜导孔22上安装固定座25,固定座中开有导向孔26,导向孔中设置限位导杆27,限位导杆的一头制有限位板28,限位导杆另一头连接定模侧斜顶块23,在限位导杆外设置顶出弹簧29,顶出弹簧一头与固定座25相接触,另一头与定模侧斜顶块23相接触,所述的动模17上制有碰穿位30,碰穿位与定模侧斜顶块23相接触。当塑料件18注塑成型后,下复板2带动模脚8、动模17、上顶针板9、下顶针板10、动模侧斜顶针15、直顶针12和塑料件18一同向后移动,使模具开模,与此同时,顶出弹簧29在回复力的作用下推动定模侧斜顶块23,定模侧斜顶块随着塑料件18同步向后移动,定模侧斜顶块带动限位导杆27向后移动,定模侧斜顶块23在向后移动的同时沿着斜导孔22倾斜的方向向内侧抽出塑料件18的上倒钩19,当限位板28与固定座25相接触时,限位板对限位导杆27限位,限位导杆拉住定模侧斜顶块23停止向后移动,而下复板2带动模脚8、动模17、上顶针板9、下顶针板10、动模侧斜顶针15、直顶针12和塑料件18继续向后移动,当下顶针板与注射机顶杆11相接触时,注射机顶杆顶住下顶针板10、上顶针板9停止移动,上、下顶针板顶住直顶针12和滑座13停止移动,直顶针和滑座上的动模侧斜顶针15顶住塑料件18停止移动,从而使塑料件脱出动模17,在动模侧斜顶针顶住塑料件脱出动模的同时,动模向后移动,动模与动模侧斜顶针15配合,使动模侧斜顶针和滑块14向内侧滑动脱出塑料件18的卡孔21,此时塑料件便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落入收集箱中,完成脱模,而在合模时,碰穿位30与定模侧斜顶块23的下端面相接触,由碰穿位推动定模侧斜顶块完成复位。本方案注塑模具定模斜顶带碰穿位侧抽芯机构,通过在定模5一侧设置定模侧斜顶块23、限位导杆27、固定座25和顶出弹簧29,使塑料件18位于定模5一侧倒钩能顺利抽芯,保证产品质量,而在动模17上制有碰穿位30,碰穿位的高度与塑料件18的厚度一致,由碰穿位推动定模侧斜顶块23合模复位,结构简单,定模侧斜顶块复位准确。所述的上复板1中开有通孔31,限位导杆27和限位板28穿过通孔。在合模状态,限位导杆27和限位板28伸到通孔31中,可缩短定模5的高度,从而减少制造定模所需的材料,降低模具开发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703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板模复合瓶盖长距离自动螺纹抽芯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热流道浇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