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厌氧反应器的进水及回流布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9734.2 | 申请日: | 201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8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史小雪;惠战友;宋均轲;闫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器 进水 回流 水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厌氧污水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厌氧反应器的进水及回流布水系统。
背景技术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的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厌氧法不仅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又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同时厌氧法可降解某些好氧法难以降解的有机物,且其产生污泥量少,操作简单,运营成本低。因此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厌氧反应器存在着回流系统回流至进水管道,两系统相互混合,导致进水系统与回流系统布水不均匀,上升流速受到影响,从而泥水混合不均,污泥停留时间短,从而影响厌氧系统的处理效果,当进水量偏少或者无进水时,厌氧反应器会立即停止运行,影响正常工作。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2297251 U,授权公告日:2012.07.04,公开了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布水及回流系统,它包括罐体、布水系统、回流系统,所述布水系统由进水口、伞形底板、若干出水管、安装在出水管管口的反射罩组成;所述回流系统由回流管、回流分配器、若干支管、弯管、短接管、回流喷嘴组成,所述回流喷嘴竖直向下、设置在布水系统出水管反射罩空间位置的空隙处。该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该系统有效提高了IC反应器的内循环和传质效果,克服了泥水混合不均匀、容易产生死角等缺点,从而大大增加反应区的微生物浓度,也提高了污泥停留时间,消除了罐体内的死角,随着污泥浓度及微生物浓度的提高;不溶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得到有效提升。该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等优点,可广泛推广使用。其不足之处是它虽然克服了泥水混合不均匀,提高了污泥停留时间,消除了罐体内的死角,提升了不溶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但是仍然存在当进水量偏少或者无进水时,厌氧反应器会立即停止运行,影响正常工作,它的进水口并没有采用任何措施以使进水和污泥充分混合,不利于充分反应,且回流系统无阀门及动力系统,不可根据实际运行效果调节回流量,如果进水量不稳定,回流量也会不稳定,从而使整个反应器系统处理效果不稳定,不适宜用于生产不稳定的工业废水处理。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2508920 U,授权公告日:2012.10.31,公开了一种厌氧反应器,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罐体和布水装置,特征在于:布水装置包括分水包和布水单元,布水单元位于罐体的底部,布水单元包含一根与分水包相连的布水主管、与布水主管相连通的一根以上的布水支管,布水支管上均匀开设布水孔。该厌氧反应器由于布水装置包括分水包和布水单元,布水单元位于罐体的底部,布水单元包含一根与分水包相连的布水主管、与布水主管相连通的一根以上的布水支管,布水支管上均匀开设布水孔,可使布水孔均匀分布于罐体中,实现了均匀布水,确保了反应器内污泥床层的均衡膨胀,提高了厌氧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并且能够与厌氧反应器中内回流系统的处理能力相适应。其不足之处是当进水量偏少或者无进水时,厌氧反应器会立即停止运行,影响正常工作,内回流管中水流通过自身重力和气水分离器内沼气的压力作用而回流至罐体底部,并与不断流入的进水进行混合,但是内回流管中水流不能够实现充分与污泥混合,不利快速充分进行厌氧反应,此厌氧反应器的回流系统仅适合处理可生化性较好且产生大量沼气的废水,如果某些厌氧反应器在启动期或者沼气量产生不足的情况下,此系统回流将不起作用。另外此回流系统根据沼气产生量多少及自身重力实现回流,不能根据实际运行状况调节回流量。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泥水混合不均,污泥停留时间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厌氧反应器的进水及回流布水系统。它结构紧凑、安装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泥水混合均匀,污泥滞留时间长,回流量能够根据实际运行效果进行灵活控制,提高了厌氧反应的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9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