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器减震垫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8611.7 | 申请日: | 201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9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江海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B60K11/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减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冷却系统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减震垫。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汽车已经越来越多的进入普通家庭,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同时,对汽车零部件质量及整车舒适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橡胶减震垫一般采用橡胶制成,如要求耐油采用丁腈橡胶,要求耐高低温采用硅橡胶,要求高阻尼采用丁基橡胶;橡胶减震垫的制造工艺多数采用模型硫化成型;橡胶软垫通常被用做支承件或连接件,被广泛应于各种车辆、船舶、机械、仪器仪表、桥梁及建筑中,以消除或减缓震动引起的不良后果。
目前汽车上使用的散热器减震垫,大多数采用单纯橡胶材料制成,为了能够支承散热器、冷却风扇和冷凝器的总重量,散热器减震垫通常做得比较厚实;这种散热器减震垫的减震效果达不到汽车散热器、风扇冷和凝器组装总成减震要求,同时影响到整车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障整车在各工况下对散热器冷却风扇冷凝器总成支承可靠,同时能够提高对散热器、冷却风扇和冷凝器组装总成的减震效果及整车舒适性的散热器减震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散热器减震垫,由塑料内衬套、塑料外衬套及设于所述塑料内衬套和塑料外衬套之间的橡胶连接套构成。
所述塑料内衬套上设有内衬套孔或内衬套槽和所述橡胶连接套内壁所设内壁凸台相配合。
所述塑料外衬套上设有外衬套孔或外衬套槽和所述橡胶连接套外壁所设外壁凸台相配合。
所述内壁凸台均匀分布在所述橡胶连接套内壁上。
所述外壁凸台均匀分布在所述橡胶连接套外壁上。
所述塑料内衬套及塑料外衬套为T形中空圆柱体结构。
所述塑料内衬套及塑料外衬套均为注塑件。
所述橡胶连接套为模压硫化件。
所述橡胶连接套的硬度为40HA-60HA。
所述橡胶连接套在内壁凸台和外壁凸台之间过渡位置厚度为3mm-4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散热器减震垫,采用塑料内衬套和塑料外衬套和橡胶连接套的复合结构;不仅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支撑强度,能保证整车在各工况下其能够对散热器冷却风扇冷凝器总成支承可靠,保证质量可靠性;同时塑料内衬套和塑料外衬套之间采用橡胶连接进行减震,对散热器、冷却风扇和冷凝器组装总成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能够提高整车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减震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减震垫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减震垫的爆炸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塑料内衬套,2-橡胶连接套,3-塑料外衬套,4-内衬套孔,5、外衬套孔,6-内壁凸台,7-外壁凸台,8-过渡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该散热器减震垫,由塑料内衬套1、塑料外衬套3及设于塑料内衬套1和塑料外衬套3之间的橡胶连接套2构成。塑料内衬套1、橡胶连接套2和塑料外衬套3构成复合型散热器减震垫,采用塑料内衬套1和塑料外衬套3和橡胶复合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能提高支撑强度,能保证整车在各工况下其能够对散热器冷却风扇冷凝器总成支承可靠,保证质量可靠性;同时塑料内衬套1和塑料外衬套3之间采用橡胶连接进行减震,对散热器、冷却风扇和冷凝器组装总成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能够提高整车的舒适性。
塑料内衬套1上设有内衬套孔4或内衬套槽和橡胶连接套2内壁所设内壁凸台6相配合。内壁凸台6均匀分布在橡胶连接套2内壁上,内壁凸台6数目可视具体情况调整,优选内壁凸台6为四个,内衬套孔4或内衬套槽数目和内壁凸台6数目及位置相对应。内壁凸台6能增大橡胶连接套2与塑料内衬套1的接触面积,保证橡胶连接套2对塑料内衬套1具有足够的支持强度,保证橡胶连接套2和塑料内衬套1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限制塑料内衬套1轴向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86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发动机平衡轴的气压式缓冲吸振装置
- 下一篇:带定位结构的制动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