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虾偷死症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8329.9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9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盖春蕾;叶海斌;许拉;于晓清;王晓璐;李乐;王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9/08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崔滨生 |
地址: | 266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虾 死症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虾偷死症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对虾偷死症,是指在近几年对虾养殖中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平时在池塘边观察不到死亡对虾,对虾死亡前没有明显的发病前兆,发病时候沉入池底,难以观察,待大量死虾几日后浮到水面或冲到塘边,才能被发现。沉入池底的死虾容易被健康的对虾误食感染乃至发病死亡,大大降低了养殖效益。
目前对虾偷死症尚未有有效的治疗措施或药物,只能在养殖过程中勤于观察,争取尽早发现采取防治措施。现有技术对于池塘底部有无发病对虾的取样,基本都采取手工撒网的捕捞方式。从捕捞出的对虾中观察有无死虾。但是,这种取样方式一方面费时费力,不仅容易遗漏池塘底部的死虾,还容易造成对健康对虾的机械损伤;另一方面,手工撒网的距离有限,难以观察到池塘深处的对虾病害发生状况,作业效率低下。
因此,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可以帮助养殖户有效取样以观察对虾偷死症发病情况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帮助养殖户有效取样以观察对虾偷死症发病情况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虾偷死症取样装置,包括网箱和牵引索;其中,所述网箱包括侧网和与所述侧网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多根支撑杆,任意两根相邻支撑杆之间形成有开口,其中一个所述开口贴合在池塘底面上;所述牵引索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金属环。
进一步的,所述侧网包括边框,所述边框由多根长度相等的杆件首尾相连形成,相邻的所述杆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杆件的长度为40cm, 直径为8mm。
为在取样过程中有效地滤除池塘底部的淤泥和绿藻,所述侧网还包括纱网,所述纱网的面积大于所述边框的面积且所述纱网具有弧度,所述纱网设置在所述边框内侧并与所述杆件固定连接,以保证在移动装置的过程中纱网不会脱落。
优选的,所述纱网为20目纱网。
优选的,所述边框呈正三角形。
进一步的,每一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边框的其中一个顶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相邻支撑杆远离所述边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网箱呈正三棱锥体。
更进一步的,所述网箱的顶点处设置有一铁环,所述牵引索穿过所述铁环并固定。
优选的,所述铁环直径为2cm。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为60cm, 直径为8m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对虾偷死症取样装置,使用网箱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撒网,一方面可以保证仅取样池塘底部的死虾而不捕捞池塘内的健康活虾,从而降低了对健康对虾的机械损伤;另一方面扩大了作业范围,能对池塘深处底部的对虾死亡情况进行观察,从而对整个池塘的养殖状况进行有效监控;而且,抛入池塘后,网箱支架任意两根支撑杆、以及支撑杆之间形成的开口均可以很好的贴合在池塘底部,取样遗漏少;该采样装置轻便易操作,极大的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对虾偷死病取样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对虾偷死病取样装置包括网箱1和牵引索2。网箱1包括侧网1-1和与所述侧网1-1连接的支架1-4。支架1-4由多根支撑杆1-5组成,两两相邻的支撑杆1-5之间形成开口1-2。牵引索2的一端与支架1-4固定连接。使用时将网箱1抛入池塘中,保持网箱1完全沉入池底,任意一个开口2以及组成该开口的支撑杆1-5在指定的区域内均贴合在池塘底面上,通过缓慢拉动牵引索2将网箱1拉动至岸边进行取样。池塘底部的淤泥、杂草及其它物质会通过开口1-2进入网箱1并附着在侧网1-1上。取出网箱1观察侧网1-1上的刮取物,可以清楚的查看池塘底部有无死亡对虾,从而及时判断对虾的偷死病的发病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83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