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踝关节康复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8087.3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1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郭银涛;申庆丰;杨章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6 | 代理人: | 杨红军 |
地址: | 456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踝关节 康复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踝关节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踝关节是人体在运动中首先与地面接触的主要负重关节,也是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中较易受损伤的关节之一。踝关节疾病患者不但要忍受疼痛的折磨,且行动不便,重者甚至丧失康复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踝关节疾病患者在急性期过去后,可逐步开始主动全范围康复度锻炼、负重,在斜行板上锻炼本体感觉,加强腓骨肌力量,以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避免遗留有踝关节不稳日后再次发生扭伤。除了运动损伤以外,还有脑血管后遗症病人,很多脑血管病人在康复中、后期,由于小腿三头肌张力高、跟腱挛缩等原因,同时存在足内翻和足下垂的情况。市场现有的踝关节矫正板只能在同时间内单一的矫正足内翻或者足下垂。因此患者每次矫正治疗需要两次牵拉才能达到治疗目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浪费宝贵的治疗时间、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帮助训练者增强肌肉力量,特别为恢复患者的踝关节肌肉力量进行康复训练提供一种踝关节康复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踝关节康复训练器,包括下部支撑架、下部调节板、下部调节杆、上部支撑架、上部调节杆、上部调节板和挡脚软垫,其中下部支撑架通过转动副连接下部调节板,下部调节板通过转动副连接下部调节杆,上部支撑架固定在下部调节板上面,上部支撑架通过转动副连接上部调节板,上部调节板通过转动副连接上部调节杆,在两个上部调节板上面中间放置有挡脚软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训练器在使用时,患者在正常站立姿势下,由双脚踩住上部调节板,通过下部调节杆放置在下部支撑架上面的不同沟槽内可以方便的调节下部调节板的角度以适应足下垂的患者。通过上部调节杆放置在上部支撑架上面的不同沟槽内可以方便的调节下部调节板的角度以适应足内翻疾患的患者。在两个上部调节板上面中间放置有挡脚软垫,可以把患者的双脚隔离开一定的距离,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性。训练器结构简洁,使用方便,整体呈流线型,符合人体工程学,外观大气、简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案进一步实现:
下部支撑架1通过转动副连接下部调节板2,下部调节板2通过转动副连接下部调节杆3,通过下部调节杆3放置在下部支撑架1上面的不同沟槽内可以方便的调节下部调节板2的角度,以适应足下垂的患者。
上部支撑架4固定在下部调节板2上面,上部支撑架4通过转动副连接上部调节板6,上部调节板6通过转动副连接上部调节杆5,通过上部调节杆5放置在上部支撑架4上面的不同沟槽内可以方便的调节下部调节板6的角度以适应足内翻疾患的患者。
在两个上部调节板6上面中间放置有挡脚软垫7,可以把患者的双脚隔离开一定的距离,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8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