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解打鼾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67966.4 | 申请日: | 2015-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2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雷;李峰;孙扬;赵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普金斯医药研究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56 | 分类号: | A61F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解 打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缓解打鼾的装置,具体地,使用者在睡眠时将本装置佩戴在口中,使下颌相对上颌保持一定的前移来缓解打鼾的症状。
发明背景
打鼾是常见的睡眠问题,不但会给他人造成干扰,严重时打鼾者在睡眠时甚至会发生呼吸暂停,对生命造成威胁。打鼾部分是由于平躺时咽喉部呼吸道受压迫变窄等原因引起的呼吸不畅导致的。研究发现,将下颌固定在相对上颌稍微前移的状态可以使呼吸道保持相对畅通,从而缓解打鼾的症状。本发明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抗鼾”的目的的。
具体的使用方式是由佩戴者在睡前将本装置放入口中,咬合后牙齿分别嵌入本装置的上下沟槽,通过沟槽将佩戴者的上下颌固定在合适位置(类似于运动护齿)。由于上下沟槽的相对位置经过科学设计,可以在保证佩戴者舒适的前提下将下颌稍微前提,使呼吸顺畅,减轻打鼾的症状;同时本装置前部设计有通气口,方便佩戴者用口呼吸,确保鼻部不通畅情况下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缓解打鼾的装置,其使用安全方便,具备可塑性的沟槽和可调的张角保证了该装置的使用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缓解打鼾的装置包括内壁、外壁、夹在其间的沟槽、通气孔和可移动调节的支柱等几个部分。其特征在于:将本装置放入口中并咬合后,下颌被适当前提并固定;为适应不同人的齿形,本装置使用可塑性材质,沟槽形状可调节至使用者的形状;本装置前部设计有通气口;本装置中还有两个可活动的支柱,用于调节咬合时的力度和通气口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解打鼾的装置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解打鼾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解打鼾的装置沟槽部位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解打鼾的装置中活动支柱3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沟槽
2-通气口
3-活动支柱
4-内壁
5-外壁
6-导轨
7-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解打鼾的装置基本结构是由内壁4、外壁5以及由二者和中间的横向连接形成的沟槽1构成。其材质为丙烯酸树脂或合成橡胶和/或其它可用于牙科装置或运动护齿的可塑性材质,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商品名ELVAX)等。内壁4和外壁5上有可调的通气口2,其调节通过改变左右各一的活动支柱3位置实现。活动支柱3的材质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烯塑料等,具有一定的硬度,可以起到支撑作用。
参见图3,在沟槽1中设计有供活动支柱3移动的导轨6,其中有预设的几个固定位限位孔7。活动支柱3在导轨6中前后移动,可相对固定在不同的限位孔7中,从而改变通气口2的大小,同时调节佩戴本装置时需要的咬合力度,令本装置的使用更加舒适。
在第一次使用前,将本装置放在热水中浸泡片刻,其中的可塑性材料发生软化。然后放入口腔,轻轻咬合,使沟槽形状与佩戴者匹配,拿出后冷却即可正常使用。使用时,将本装置佩戴在口中睡眠,可帮助佩戴者将下颌固定在相对上颌适当前提的位置上,保持呼吸畅通,减轻打鼾症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前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普金斯医药研究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霍普金斯医药研究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679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